【校庆】植根北疆 逐梦草原 学校举办内蒙古乡村振兴高峰论坛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9日 23:58

9月9日上午,学校举办内蒙古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秉荣、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张天佐、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黄艳、北京市支援合作办公室副主任汪兆龙、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应禄、学校校长高聚林,以及自治区政府、有关厅局、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企业家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

开幕式由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局长贾跃峰主持。他公布了内蒙古乡村振兴研究院战略咨询专家名单,并受战略咨询委员会34位院士委托,发布了《“植根北疆 逐梦草原 助力乡村振兴”院士倡议书》。

7869F

张天佐在致辞中表示,内蒙古在国家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当前,全区农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应加快推动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化,培育多元服务主体,推动服务资源整合,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加强行业资产管理,针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点发展领域、重点的环节、重要组织形式,加强分类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发展,取得实效。

52516

黄艳谈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历史工作,国家乡村振兴局将继续把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工作重点区域,加大资金政策项目倾斜力度支持,加快推进内蒙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她呼吁相关部门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摆在突出位置,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的力度推进乡村振兴。建议广大社会力量加大支持力度、科研院所发挥助力乡村振兴作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调整帮扶措施,不断提高帮扶实效,积极探索科研院所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新机制。

李秉荣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内蒙古地广人稀,农牧民生活居住比较分散,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全面乡村振兴上难度更大,挑战更多。内蒙古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为自治区定制的“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落地见效,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更加需要推动农牧业发展增量增质。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论坛,增强自治区政府与各位专家院士以及工作团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自治区将继续营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创造更加优势高效的创业创新舞台,为双方开展合作、取得新突破提供保障与支持。

高聚林代表学校向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位领导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近年来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形成了一批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产品、关键技术和典型模式。与此同时,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培育服务乡村振兴新动能,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探索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机制,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新体系,成立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与百余家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推广良种和绿色种养技术。学校将会全力支持内蒙古乡村振兴研究院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战略咨询委员会的作用,集聚院士专家的智慧,争取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进一步健全校地企合作机制,聚焦现代生物育种、节水增粮、牛羊优良品种选育、高端乳制品加工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成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学校还将发挥多学科优势,在促进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为自治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汪兆龙作了题为《深化京蒙协作,赋能乡村振兴》的专题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党中央部署京蒙东西部合作的重大战略意义、主要合作内容、合作方向和合作成果。他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京蒙协作工作,支持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希望通过京蒙东西部协作平台,把两地所需所盼与北京市所有所能精准对接起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京蒙两地产业融合,使京蒙两地经济融为一体,不断开创京蒙东西部协作新局面,努力把内蒙古绿色区位资源优势与北京市市场、人才、科技、资金优势结合起来,共同谱写内蒙古乡村振兴新篇章。

交流发言后,李秉荣和高聚林为内蒙古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

高聚林与包头市副市长雷殿军、通辽市副市长曹金山、乌兰察布市副市长李建军、巴彦淖尔市副市长杜伯军、土默特右旗委书记张雨、科尔沁右翼前旗旗长王立东、凉城县县长郑东平、清水河县副县长白海林签署了校地合作签约;与伊利集团副总裁刘大鹏、蒙牛集团副总裁赵杰军、瑞普生物董事长李守军、森工集团党委副书记赵宝军、蒙草生态集团党委书记朱长虹等12位企业领导签署了校企合作签约;与“瑞普生物产业联盟”代表及“北京校友企业产业联盟”代表集体签约。

50F1B

开幕式后,贾跃峰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报告。他围绕乡村振兴政策介绍了自治区自脱贫攻坚战胜利以来,通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的成果与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家陈剑平教授作了题为《大学小镇:面向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综合集成研发与典型示范——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为例》的报告,通过剖析东吴镇的形成模式与成功因素,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乡村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伊利集团总裁张剑秋以《紧跟乡村振兴大方针,伊利开启赋能新引擎》为题,从伊利集团发展的生产模式、发展模式、产业链构架模式等方面阐述了伊利集团的发展思路,为探索内蒙古乡村振兴贡献了新举措。

天津瑞普生物集团李守军董事长作了题为《依托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专题报告,通过介绍综合创新服务能力、研发生产服务能力、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分析与提升,分享了如何构建兽医社会化服务的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新模板。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乡村振兴金融部总经理吴敏作了题为《新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她结合工作实际,聚焦乳业振兴中金融的动力激发、担当工作、新金融服务奶业振兴的想法和意义,为乡村振兴与实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下午,副校长塔娜和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和平主持了特邀报告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作了题为《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报告。他从乡村振兴战略、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的成就、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因素以及新形势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紧迫性等方面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关系。

64161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以“作物病害绿色防控策略与技术”为主题,介绍了新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阐述了作物病害防控的基本策略及其利弊,并以小麦条锈病为例,详细介绍了我国小麦条锈病的致病性变异、有性生殖发生的因素和控制途径等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路生作了题为《推动一猪两用,实现从0到1》的报告,重点介绍了家猪产业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联系,解析了通过菌群节粮增效粮食安全与主粮主肉,“一猪两用”科研及产业,“中芯一号”全基因组育种芯片等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种康教授作了题为《水稻耐寒信号网络与设计潜力》的报告。报告从低温对水稻分布和产量的主要影响讲起,提出水稻是如何感知低温寒害信号瞬时启动防御反应的科学问题,并详细阐述了水稻感知寒害的分子机制。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省白城市政协副主席、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任长忠以“燕麦科技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讲述了燕麦荞麦栽培种的品种、分布、保健功效、产业技术需求等,介绍了国家首次发布的六倍体栽培裸燕麦的基因组测序工作,以及如何提高荞麦生产效率、实现增产增收等情况。

张和平教授作了题为《乳酸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报告。他公布了万株基因组计划、乳酸菌、益生菌、肠道菌群及代谢组技术库建设情况,全方位总结了重点实验室在养殖、医疗、饮食、心理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实验室研究方向、目标定位和发展愿景。

受疫情防控影响,还有9位院士以线上视频方式出席大会。他们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南志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教授级高工,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校长康乐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科协副主席邓铭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任发政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丁治明研究员。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战略统领。本次论坛立足内蒙古区情农情,以“植根北疆,逐梦草原,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既有理论层面的主题报告,又有实践层面的座谈交流,增强了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基础,为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