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我成长的摇篮 赵淑芳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0日 16:35

当我得知,我的母校内蒙古农业大学即将要迎来60周岁生日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我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我有太多太多的感谢,我有太多太多的祝福。

和其他的校友一样,我无时无刻不在感恩于母校赋予我的一切。然而我觉得,自己更加幸运,在2010年7月本科毕业之后还能有机会继续留在母校的怀抱,感受母校带给我的关怀。

2006年9月,我怀着对未来诸多美好的憧憬踏进了内蒙古农业大学。我一直都说大学就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会在这个舞台上饰演不同的角色,当谢幕的时候总有人会有多多少少的遗憾。然而老师就像是导演,引导我们学习、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渐渐懂得青春的真谛就是拼搏、就是前进。

记得军训的时候我身体素质不好有一次在训练场地晕倒,几位学长纷纷上前,送我去校医院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

记得我要竞选学生会干部,从小接受蒙语授课的我,缺乏流利的汉语表达能力,我有些胆怯地站在众人面前,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看见台下有一个年轻的老师冲我微笑,向我竖起了拇指。那一刻,一股暖流涌入心间,我重拾自信,最后以非常优异的成绩加入了学院的学生会。现在想来那是我进入大学得到的第一份鼓励。他就是原人文学院分团委书记安达老师。谢谢您,老师

还记得担任学院学生刊物的主编,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请教。负责学院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燕飞老师总是那么耐心地给予我指导和帮助,让我有了飞快地提高。忘记了是哪一年的端午节了,烈日高照,他亲自带领学生会的干部,走进每一间学生宿舍分发粽子,他给我们带去的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问候,更是长者的寄托,增长了我们对未来的希望。他满腹的才华、对工作的热忱、对学生的友爱深深地感染着我,感染着我们这些学子。谢谢您,老师

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任课老师有两位,一位是我现在的研究生导师张建新,另一位是管理学老师房文双。两位老师的授课方式截然不同,但对我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张老师运用自身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入浅出地剖析问题,从他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位学者对学术无休无止的刻苦钻研的精神而房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结合很多的实际案例,让我们在轻松愉悦的课环境中不知不觉就吸收知识。谢谢你们,老师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两位风格截然不同的女老师。一位是现人文学院学办主任刘中老师。因为一直在学生会,所以跟刘老师接触的机会非常多她总是一副很严肃的样子,对工作要求严格,有时甚至表现得十分苛刻。起初我因她严厉批评而偷偷流过眼泪,甚至有过些抱怨,但是后来我渐渐感受到她一张严肃面容背后时刻为学生着想得温柔细腻的心。而我的大学班主任乌云高娃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年轻、漂亮、温柔。担任班级团支书期间,直言直语的我曾度和班主任有意见冲突,她并不会以班主任的姿态武断专政,而是所有问题都会听取全班同学的意见,让我们在民主公平的大家庭中互帮互助,团结友爱。那个时候我们经常会馋嘴我三天两头就拉上几个同学去她们家蹭饭,她做得一手好菜,我们吃到不能再吃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他们家。祝愿两位女老师永远年轻,永远幸福。

出板报、写通讯稿、做采访,我往往会忙到中午食堂关门、晚上赶着锁门之前跑回宿舍。有多少回,我的好朋友银花和来给我打水送饭,甚至帮我洗衣服。我记得有一年冬天,银花为了给我送饭,硬是将打包好的饭捂在了棉袄里给我送到了学生会有时候我们部门在工作上人手不够,又赶时间,她们两个随叫随到,她们经常会打趣说,大学四年我们两个是你最好的秘书。现在她们其中一人已经考上了巴盟五原县检察院的公务员,另一个在锡盟东乌旗基层服务当中。但愿我的朋友们能前程似锦,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回馈祖国和人民。好人一生平安。

记得大一下学期,学校举办07届毕业生的十佳毕业生颁奖晚会,我们院学生会主席钢照被评为十佳毕业生。我呆呆地看着他胸前别着红花站在领奖台上,那么高大,那么伟岸。大屏幕上打出一行行他一步步成长的印记,他付出了太多的辛酸,他获得了应得的荣誉。那一刻我对自己默默发誓,大学的4年我一定不能浪费,一定要成为像他那样优秀的毕业生。学长,您可知道,您曾是我学习的榜样,一盏指引我方向的航灯照亮我的双眼,我想由衷地对您说声谢谢。2010年6月,我也非常光荣地被评为我校2010年度十佳毕业生,那台晚会我妈妈不远千里来到了现场。晚会结束之后,我妈妈由衷地感慨地说:是农大培育了我的女儿,我谢谢农大。

毕业后我被保送攻读二加二硕士研究生,头两年在食品学院学办工作。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我在这里工作也将近两年的光景了。张星书记豪爽有魄力、屈丰富副书记温文尔雅、杨建军老师雷厉风行、刘明月老师德才兼备……在这里工作的两年,我又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氛围,又有了新的工作思路,这是我步入工作岗位的第一站,也可以说是我今后步入社会的最好的铺垫。我感谢所有人给我的帮助和指导,更多的还有包容。在这里我接触到了很多的学生,他们充满活力,富有爱心,每当他们张嘴叫我一声老师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和义务,我应该将自己所知所学毫无保留地与他们交流。尤其08级学生赵越和郑晓璐就像我的弟弟妹妹,在工作上也给了我不少的帮助。谢谢这些尊敬的老师和可爱的学生们。

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能够有幸来到农大、有幸遇见这么多良师益友。有时候我会想,我何德何能,能够有这么多人帮助我、鼓励我、鞭策我、指引我。

谢谢你们,谢谢母校。农大教职工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农大学子蒸蒸日上、前程似锦母校60岁生日快乐、桃李满天下。


赵淑芳


赵淑芳蒙古族1987年5月出生,内蒙古通辽市人。2006年9月2010年7月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习,现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