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学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7日 13:10

一、专业基本情况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自1958年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向,针对制约内蒙古作物生产发展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获得了一批具有重要理论和生产实践价值的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保障内蒙古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学专业师资队伍师德师风良好、学术思想活跃、业务素质优良。现有教师34人,教授14人,副教授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3人,自治区“草原英才”5人,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3人。本专业开设的《新农人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农学专业主干课程《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为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教学成果曾获199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农科专业创新创业“5555”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得2022年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农学专业教师现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达6000余万元。拥有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自治区作物栽培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校内实习实践教学基地3个,校外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10个。农学专业每年招生人数90人左右,就业率达90%以上,培养学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二、专业定位及历史沿革

专业定位:农学专业立足内蒙古,面向北方寒旱区与农牧交错区,服务粮食安全建设和北部边疆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扎根边疆、适应农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历史沿革:1958年,原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组建农学系,设置农学专业,至1966年共招生6届;1978年高校恢复招生,原内蒙古农牧学院仍设置农学专业,面向全区统一招生;1999年学校更名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开始面向全国20多个省区招生;2008年获批自治区品牌建设专业;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拥有耕地面积1.4亿亩,是国家13个粮食主产省区、5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马铃薯、燕荞麦、向日葵、谷子、春油菜、春小麦等种植面积全国第一,饲用作物、中草药种植优势明显。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始终坚持产科教结合的办学方向,面向内蒙古农业生产,以粮、经、饲优势作物为特色,以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为目标,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获得了一批具有重要理论和生产实践价值的科技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保障内蒙古粮食安全和加快“为养而种,为牧而农”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这些理论与技术成果,进一步促进了农学专业本科教学水平提高。农学专业依托的作物学学科是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和重点学科,拥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5个省部级创新团队。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区特点、民族特色、专业特长与时代特征”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教学体系,创建了大学四年不断线的“5田4课”实践教学与“1制5关”本科论文指导模式,拓展了“敕勒川”农耕讲坛和农艺文化节等第二课堂育人途径,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复合应用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专业建设思路及举措

建设思路

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理念,以农科教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通过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具有民族区域特色、满足国家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人才需求的一流农学专业。

主要举措

1.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落实“四个回归”

把立德树人贯穿到育人全过程,增设《三农问题与农业现代化》等“大国三农”选修课,增强农学专业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创新“农艺文化节”等第二课堂,培养新时代农业建设需求的“一懂双爱”人才。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农科教协同育人

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通识+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加一本生招生比例,提高生源质量;新增《互联网+农业》、《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等服务新产业新业态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科研反哺教学,建立并实施科研平台面向本科生开放制度,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完善产教协同育人模式,推进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建设1个国家级卓越农业人才合作育人示范基地,3个农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3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依据“5阶递进”实践教学理念,完善“五田四课”培养方案,创新“1制5关20节”本科论文指导方式,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形成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学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

3.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支撑

引进6-8名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每年选派2-3名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访学进修;每年选派2-3名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国家或自治区级《作物栽培学》、《耕作学》教学团队。

4.打造金课和精品课程,提高教学效果

建设《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耕作学》等2门以上自治区级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开展混合式、在线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出版《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等国家级或省部级规划教材2-3部,发表教改论文3-5篇,获批内蒙古教改项目1-2项,获得1项以上内蒙古教学成果奖。

5.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质量

按照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校内建立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专项督导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校外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用人单位等多方参与的多元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