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七十年根植北疆,七十年逐梦草原。值此建校70周年之际,内蒙古农业大学微官网推出“农大记忆”专栏,陆续发布含“七秩说一”“名人怀忆”“流金岁月”等三个系列的纪念文章,从中回顾学校的光辉岁月,感悟历史的发展,体察时代的变迁,“忆名人关心备至,书轶闻山高水长”,在踔厉奋发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携手共创学校美好明天。
1953年8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局通知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政务院第185次政务会议通过提请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任命高佈泽博为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院长,贡嘎丹儒布为副院长,请即先行到职视事。”
1953年9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志亲手签署了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第一任院长的任命通知书。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中唯一的由毛泽东同志亲自签署任命院长的任命通知书。

任命书正中上端正面为红黄两色的五星红旗图案,以粗红线圈成长方形边。左边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的正方形宽边繁体字紫红大印,全文如下:
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通知书
府字第6744号
兹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任命高佈泽博为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院长。
特此通知
主席毛泽东
一九五三年九月十八日
附
共和国第一大印
共和国成立之初,我们国家有了自己的国旗、国徽、国歌。几乎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有了自己的第一枚国印,这一方开国之玺的身世和命运鲜为人知。
和历朝历代的国印不同,过去的玺都用篆书体,而新中国的开国之玺用的却是繁体宋体字,字体是毛主席亲自选定的,自左而右15个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如今,这枚开国大印仍完好地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属国家一级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之玺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1949年6月,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今北京)正式成立。刻治国印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周恩来把办理国印之事交给了陈叔通。作为新政协筹委会常委会副主任的陈叔通工作十分繁忙,因此在策划、研制国印的过程中,常委会副秘书长齐燕铭为新中国开国之玺的诞生付出了更多的精力。

齐燕铭曾邀请京城治印名家同古堂的张樾丞老先生刻印。据张樾丞家人介绍,在共和国建立前夕,老人家铸治国印时是保密的,唯其儿子少丞、幼丞略知一二。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接二连三的“运动”,这段故事更无人知晓。1961年一代篆刻大师病殁于北京寓所。“文化大革命”中,张家数次被红卫兵抄搜,许多珍贵文物流失,张家对于国印这事缄口不言。


镌刻国印有特殊规矩,刻完了不许打样留底,交活时印的四个角都要高出一点儿,待正式使用前磨平,算是启封。
本文选自《铸就辉煌的瞬间》——内蒙古农业大学六十华诞纪念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