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是当今世界上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古老民族语言之一,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目前,世界蒙古语区域分布在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及一些独联体国家。在国内蒙古语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北京等省市自治区。蒙古语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主体民族蒙古族的语言,至今为内蒙古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及民族团结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在国内第一个提出蒙汉兼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探索与实践的大学,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多年来的蒙汉双语授课、培养草原畜牧业蒙汉兼通专业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的总结,可以看出这是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昌盛与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
一、落实党的民族教育政策,探索蒙汉兼通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1952年建校初期,为适应草原畜牧业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内蒙古农业大学提出了创建草原畜牧业蒙汉兼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后来在20世纪60年代举办短期培训班的基础上,顶着“文革”动乱中的种种压力,排除极“左”思潮的干扰,于1974年在全区高校中率先正式招收了建校以来第一个使用蒙汉双语授课班,对从牧区和半农半牧地区招来的蒙古语授课高中学生用他们母语讲授大学课程。在“朝农”经验影响下学校被肢解下放,一分为四后的锡盟校区坚持招收了75、76两级蒙汉双语授课班。1978年,畜牧、兽医和草原专业招收蒙汉双语授课本科班,结束了高等教育自然科学领域不能用蒙汉双语培养民族人才的被动局面,为广大蒙古族学生疏通了“语塞”,开通了“学路”,搭建了“平等受高等教育”的平台,加快了全区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使他们求学上得来、学得好,毕业成才后还能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促进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发挥起自己应有的作用。另外,这一模式也解决了培养少数民族科技精英和领军人物过程中受语种差异制约的“瓶颈”问题,为众多蒙汉双语授课的学生铺平了攻读硕博学位、出国深造的道路。
二、积极开拓进取创造条件,创建草原畜牧业蒙汉兼通人才培养体系
(一)广泛招贤纳士,培育蒙汉双语师资队伍
为满足蒙汉双语授课需求,学校也经历了一段颇具艰辛的努力,面向社会选调合适人员,并引进早期留学归国人员;或采取招收一定数量的蒙古族学生在汉语授课专业学习,择优留任教师并派出国外留学,进行重点培养,长期不懈,逐步充实和壮大教师队伍。另外,从发展高等民族教育的高度进行宣传,在全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吸引优秀的蒙古族专业人才献身这项事业。现已形成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业务素质精良,学历、年龄及专业结构合理的,拥有179名教师的蒙汉双语授课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从其数量和水平上,都较好地满足了草原畜牧业蒙汉兼通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理论联系实际,编写优质特色蒙古文教材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更好地满足蒙汉双语教学需要,学校组织一批蒙汉兼通的教师编写蒙古文教材,较好地满足了蒙汉双语教学需要。90年代,学校制定了《关于加强蒙古文教材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定、办法和措施;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蒙古文教材建设。从组织、制度和经费等方面保障了蒙古文教材建设的有序进行和编写质量。
进入21世纪后,学校尤为注重蒙古文教材系列化建设,先后完成了动科、动医、草业等专业系列教材,还编写了一批乳肉蛋加工方面的特色教材,使蒙古文教材质量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并特别注意在内容上加入当今世界的领先科技成果和前沿科技信息,以培养学生面向世界的大视野。同时组织力量编译了大量全国统编教材,正式出版146部,其中11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当年,蒙古国教育部第一副部长赫尔洛来校访问,接过学校赠予的教材爱不释手,震惊之余感慨不已地说:“没想到你们能用蒙古文字编印出这么好的自然科学大学教材,让我很受感动,很受教育。”另外,通过蒙古文教材的编写,学校的专家教授们丰富了蒙古语言文字名词术语。据不完全统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十分重视的我国蒙古语文工作八省区协作办公室和内蒙古名词术语委员会联合审定并公布的9390条名词中,就有多达2350条为我校专家教授译定的。
(三)重视技能培养,改善实验实习条件
创建蒙汉双语授课班以来,学校号召师生,利用蒙汉双语授课师生深入农村牧区生产实习和科学研究的机会,广泛收集了结合内蒙古农牧业特点的动植物、病源病理等实物标本,创造性地自制了数以几十万计的技术含量较高、适用性很强的标本、模型和教具,为教学提供了最直观的样本,很好地满足了实验实习等环节教学需要。学校不失时机地在广大牧区逐步建成一批独具草原畜牧业学科优势、体现突出草原畜牧业办学特色、结合资源优势及服务面向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00多个,很好地满足了各类专业实习实训需要。
(四)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
内蒙古农业大学专门成立了由校长挂帅的“蒙古语教学工作委员会”、“蒙古文教材编审小组”和“各学院蒙古文教材建设学科组”,形成了校、处、院蒙古语教学管理体系。根据民族教育教学管理的特殊性,出台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文件。通过严格有效的管理,保障了蒙汉双语授课培养方案的制定、计划的实施、教材的编印、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过程的检查指导及教学质量监控等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注重校园民族文化建设,营造民族团结氛围
年年初秋,带着马背风尘的蒙古族新生大批地涌进校园,担任蒙汉双语授课的教职工以标准、纯正的蒙古语欢迎他们到来,告诉他们这里将让你们实现为内蒙古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贡献而成才的梦想。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朝伦巴根先生曾多次用蒙古语给蒙汉双语授课的同学开入学后第一堂“成才讲座”课,使他们感到这所大学草原畜牧业办学特色鲜明,校园里有一种精神和大草原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博克”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浓郁的草原文化氛围吸引着牧区和半农半牧地区来的莘莘学子。目前,每年报考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蒙古族学生要超出分数线很高才能如愿。生源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了草原畜牧业蒙汉兼通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培养的专业人才质量已达到了汉语授课学生的程度,其毕业生比汉语授课学生更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外语优势,有些学生毕业后脱颖而出,成为国内外知名科技精英,被誉为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塔林夫”(草原之子)。受草原文化长期润泽的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园,由于独有的与大草原息息相关的办学特色和开展民族高等教育教学的创新,到处体现着这种独树一帜的“草原之子”精神。这个被几代农大人诠释的精神被总结为:大爱无疆、大道无易、大博无畏、大志无憾。这种精神取之于内蒙古大草原,升华于内蒙古农业大学。
三、巩固高等民族教育办学成效,完善草原畜牧业蒙汉兼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不断改革蒙汉兼通人才培养模式,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科学运用蒙汉双语授课模式。不断完善“三段式蒙汉双语授课”、“削枝强杆”、“小班上课”、“双语释疑问答”、“强化实践环节和素质教育”、“主干课程加大学时”以及“汉语、外语、计算机三门课全学程不断线”等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1.不断完善蒙汉双语授课教学方式。蒙汉双语授课方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学校特别注重这一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从20世纪末以来,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英)语言交流、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在课程配置和教育方法上,采用了“三段式”教学,即公共课教学阶段为蒙古语授课阶段,此阶段中公共课采用蒙古语授课,同时开设汉语文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教学阶段为蒙古语教学向汉语教学过渡阶段,此阶段中部分专业基础课采用蒙古语授课,部分使用汉语授课;专业课教学阶段为汉语教学阶段,此阶段中主要使用汉语授课。此外,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名词术语蒙汉对照、配发蒙汉文两套教材等教学手段,促进蒙族学生汉语文水平的提高。
2.进行了“三课不断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蒙古语授课的学生入校时多数汉语和英语都是“零起点”,为了在4年教育过程中使这些学生的汉(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在课程的设置上采取了在本科4年学习过程中汉语学习不断线、外语学习不断线和计算机学习不断线的“三个不断线”的培养手段。汉(英)语语言类课程分为“基础训练、综合提高、应用延伸”三个阶段,教学以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着重听、说训练。计算机类课程分为“启蒙、应用”两个阶段,学校购入了计算机蒙语系统软件,实现了蒙、汉、英三种语言的计算机应用。
3.进一步完善了“削枝强干”的课程体系。“削枝强干”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课程设置上“削枝强干”,就是要强化主干课程,适当压缩非主干课程,采取了主干课程的计划学时在汉授该课程计划学时的基础上加10%的办法;二是课程内容上的“削枝强干”,就是要求将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和重点章节讲深讲透,一部分内容留作学生扩展知识的内容;三是教学环节上的“削枝强干”,就是整合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专业实践环节和社会实践环节的训练。实践证明,“削枝强干”的课程体系在减轻蒙古语授课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保证了学生在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上与汉授学生持平,某些方面甚至优于汉授学生,这样不仅保证了蒙古语授课学生本科教育的基本水平,还为学生继续深造乃至今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更新教育理念,增设蒙汉双语授课专业
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主动适应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适时调整学科专业,依托重点学科专业,与时俱进地增设蒙汉双语授课专业,以形成学科优势,培养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型人才,以求更直接、更全面、更有力的支撑、引领和服务于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与科技事业的发展。蒙汉双语授课的专业由起初的畜牧、兽医、草业逐渐扩大,已形成了相当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授课专业发展到了15个,基本满足了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及相关行业少数民族人才的需求。
四、总结多年办学实践成果,草原畜牧业蒙汉兼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赢得赞誉
内蒙古农业大学把人才培养工作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繁荣民族科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建社会和谐等紧密结合在一起,长期致力于高等民族教育发展,探索和创建了独特的、切合实际的草原畜牧业蒙汉兼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其原创性、民族性和专业性,开通一条培养蒙古族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成功途径。学校招收蒙汉双语授课班以来,共培养了各级各类草原畜牧业蒙汉兼通专业人才两万余人,满足了内蒙古等8省区以蒙古族为主体或蒙古族聚居地区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及相关行业对蒙汉兼通高级科技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蒙牛、伊利等民族畜产品加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已成为内蒙古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其发展壮大,是得天独厚的大草原和“相关技术力量”长期作用、厚积薄发的结果,有大批内农大的毕业生,特别是蒙汉兼通的专业人才在这些企业担任重要职务。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伊利,上至总裁、副总经理、部门经理及高工,下至一般技术人员,近50%是“农大人”,在其中科研、技术、管理等层面形成的农大毕业生“企业集团军”现象,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目前,从蒙汉双语授课班毕业的学生遍布自治区农牧业旗县和新疆等7省区蒙古族聚居区,已成为当地重要的行政和技术骨干,特别是在一些牧业旗县的畜牧、兽医、草业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几乎全是我校蒙汉双语授课班的毕业生,有相当数量的人担任旗县的主要负责人或盟市主要领导,有的成为自治区级领导,蒙汉兼通成了他们独特的优势。还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全区和全国部分地区担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高层专业技术领导和学术带头人,也有部分毕业生在国外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担任重要技术职务。如一些入学时不懂汉语的蒙古族学生,如今已成了国内外知名学者。毕业于牧机系的宝音德力格尔、草原系的巴世杰、干部管理学院的雷额尔德尼等现任和曾任自治区重要领导职务;毕业于水利系的朝伦巴根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曾任自治区科协主席);畜牧系的明根朝克图现任澳大利亚新亚兰大学动物科学系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单胃动物营养学家;畜牧系的芒来来自锡盟草原,入学前从未接触过汉语,获双博士学位,为国内外著名的马科学专家。
蒙汉兼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自治区培养了两万余名蒙汉兼通的草原畜牧业专业人才,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昌盛与民族团结,取得了重大的办学成效和社会经济效益,已成为自治区高等民族教育的一大特色,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民族教育提供了成功的教学模式和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