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学科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实现“零”的突破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9日 15:36

2002年初,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学科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使内蒙古农业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取得了“零”的突破。草业科学学科取得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成果。它将对内蒙古农业大学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学科是在全国首创的草原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8年招收了我国第一届草原专业本科生,是中国草业科学发展的摇篮。1965年开始招收培养国外留学生。197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0年在草原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草原科学系。1981年草原专业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1987年草业科学学科被确定为学校重点学科,1993年晋升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成为内蒙古农业大学首批招收博士生的学科。1999年,这一学科被确定为农业部重点学科。2001年,这一学科点所处的一级学科——畜牧学科获得了一级学科博士点学位授予权,并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从而使该学科点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办学的格局,具备了综合性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40多年来,草业科学学科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壮大起来,跻身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现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本专科毕业生2000多人(其中蒙古语授课400余人)、硕士生86人、博士生10人。目前,草业科学学科已发展成拥有草地资源、生态与管理、饲草料遗传育种栽培与加工(含药用植物栽培)、草坪与城乡绿化含矿山植被恢复)、草原保护与环境、草原荒漠化防治和植物学等6个稳定研究方向的综合学科体系。研究范围涉及草业科学从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到后生物生产层的各个层面;研究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研究方向涵盖了目前我国草业科学研究的所有领域。在牧草遗传育种、优良牧草的栽培技术与饲草料贮藏加工、草地资源监测及合理利用、荒漠草原的综合研究、草地退化与恢复生态学研究、草原鼠害研究、家庭牧场条件下的划区轮牧研究、草原药用植物研究、草原野生植物综合开发利用等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创造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