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盖志毅教授新著《制度视域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2008年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8万字。此书以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诸如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分析了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的制度成因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制度构建。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除制度经济学所运用的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外,此书还运用了民族学、草原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将制度经济学的语言体系与草原生态环境学的语言体系全面融合,丰富了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案例。以专著的形式,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在国内尚属首次,属填补空白之举。

2011年5月,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盖志毅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与政府公共管理改革——以内蒙古为例”(批准号06XMZ029)(证书号20110387)的项目历时6年,运用实证方法对内蒙古大量的事实、数据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于内蒙古牧区政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制度视域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

这个项目共有四部分组成:一是专著部分。专著《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改革—以内蒙古为例》共计50余万字,是该课题的主体部分。第二,是在新牧区建设过程中,如何行使好政府的引导功能。第三,在新牧区建设过程中,如何行使好政府的调控功能。第四,在新牧区建设过程中,如何行使好政府的分配功能。二是译著部分。课题组翻译了英国剑桥大学Caroline Humphrey教授和David Sneath教授所著、白马出版社出版的《游牧主义终结了吗?中亚的社会、国家和环境》。该书共计23万字,包括中亚文化、20世纪的牧区社会变化及环境、牧区制度、家族关系网络和定居、定居和城镇化、空间的流动与中亚的畜牧、家庭及其网络等。此书的翻译为上述专著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对比参照物基础。三是系列论文。课题组成员共发表系列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四是硕士论文。依托课题,所指导的硕士生共完成5篇硕士论文。
这个项目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填补了对牧区政府公共管理研究的国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