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正瑛说:“恩格贝就是个巨大的治沙工程, 需要林学院的教师学生。”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8日 16:47

世界著名治沙专家、日本鸟取大学远山正瑛教授90高龄时,情系内蒙古的沙漠治理。从1990年开始,他每年率领“中国沙漠开发日本协力队”来中国,十几次到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中的恩格贝进行义务植树造林。他对内蒙古林学院的教授说:

“我要把今生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献给恩格贝,把这片荒漠治理好,死后也要把骨灰埋到这片土地上。我一生做了许多事,最后一件事就是把恩格贝建设好,只要我不死,我就要努力实现这一梦想。我死后还有我的儿子(远山正雄)和孙子来完成这一工作。”

远山正瑛雕像

在谈到内蒙古林学院时他认为:“这所学校建在内蒙古有着十分好的搞科学研究的天地。学生们成才快,教师们出科研成果更快,特别是治沙专业的。恩格贝就是个巨大的治沙工程,需要林学院的教师和学生。”

远山正瑛

远山正瑛1906~2004,日本鸟取大学名誉教授,农学博士。1980年来华访问,与中国科学院搞合作计划,回国后成立了日本沙漠绿化实践协会并任会长,开始向“中国派遣中国沙漠开发日本协力队”。10年前,开始,本着“绿化沙漠是世界和平之道”的崇高精神,开始了他在甘肃、宁夏等黄河流域地区搞沙漠绿化的事业。在他的带领下,其子女和越来越多的日本友人也加入了绿化中国沙漠的行列。选今有近万名日本人参加了沙漠义务植树,捐献人民币20万元,三个“百万株植树工程”相继完成。他被聘任为库布齐沙漠恩格贝综合开发示范区的总指导,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荣誉市民”称号和“骏马奖”、联合国“人类贡献奖”。1990年,年届83岁的远山正瑛应当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布赫之邀,到内蒙古的恩格贝考察。那时,曾担任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副总裁的王明海正带领100多人奋力在此治沙,远山正瑛决定在恩格贝留下来,出任恩格贝沙漠开发示范区总指导。为筹集资金,远山先生做了多种努力,变卖鸟取老家的多处祖传家产,带领王明海在日本四处讲演等,筹集了恩格贝开发示范区的最初一集装箱劳动工具等基础设备所需资金。他还在日本影响最大的大众传媒NHK的电视演播厅,声泪俱下地向他的同胞们讲述绿化黄河两岸的意义。他以豪迈的气概,发起了恩格贝“百万株植树工程”活动,向日本同胞发出“每人每周省下一顿饭”的号召,以支援恩格贝。7000名志愿者受到他的影响,自愿自费参加“中国沙漠日本绿化协力队”,来到中国绿化沙漠,其中包括日本前大藏大臣武村正义。作为这一事业的领头者,当时80多岁高龄的远山正每天工作10小时,在沙漠上留下了一串串人进沙退的足迹。

1995年,恩格贝种植白杨树100万棵,1998年达200万棵,2001年达300万棵。十几年的寒来暑往,血汗浇灌,这里已经出现一片绿洲。正是因为有这片绿色,荒无人烟的恩格贝已经形成一个300多人居住的村落。2004年2月27日,97岁的远山正瑛停止了心跳,而他耗尽心力在中国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内培育的340多万棵白杨依然生机盎然。示范区为他塑了一尊绿色使者的铜像,基座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远山先生视治沙为通向世界和平之路,虽九十高龄,仍孜孜以求,矢志不渝,其情可佩,其志可鉴,其功可彰。”

远山正雄

远山正雄是日本国九州大学农学博士,日本国鸟取大学干旱地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原内蒙古林学院客座教授。多年来从事沙丘的治理开发、沙地节水栽培和世界各国沙漠治理的研究。在中东、北美、南美等地建立了研究基地,并多次到中国进行访问和考察。近年来,又随同其父亲远山正瑛先生在内蒙古从事沙漠绿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