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国立农业大学校长那·阿拉腾苏和(N·Altansukh)先生,作为校级领导,他自1993年以副校长身份访问内蒙古农业大学后,珍惜蒙古国国立农业大学与内蒙古农业大学间多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为进一步促进两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99年,他应邀率团前来参加“21世纪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上,他做了题为《经济与环境开发》的学术报告,系统地介绍了蒙古国畜牧业经济状况、可持续发展问题和蒙古国环境问题。这个学术报告对内蒙古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参考价值。他说:

左起二为那·阿拉腾苏和在学校欢迎宴会上
“蒙古国与中国是睦邻友好的两个国家,而蒙古国与内蒙古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畜牧业经济非常类似,并具有相同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这就是我们双方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鉴于这一想法,他于2000年选派蒙古国国立农业大学的院系领导及教师来内蒙古农业大学进行教学科研交流,为两校教师间的实质性合作奠定了基础。为了两校间交流与合作更进一步深入下去,2002年6月,他邀请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云荣布扎木苏一行访问蒙古国国立农业大学。访问期间,他向云荣布扎木苏等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蒙古国畜牧业基本情况,并提出了学生交流、学生实习、合作编书、共同申报项目、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小型农机制作、农业开发和荒漠化治理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的具体意见,勾画了两校今后进行实质性合作的框架。当云书记一行结束访问启程回国时,他亲自到车站欢送访问团,表达了渴望通过两校的友好交流,增进解、寻求合作、优势互补、为后人树立榜样的心情。他对云书记说:
“据我了解,内蒙古农业大学在中国农业院校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规模很大,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在内蒙古的农业产业化方面贵校的贡献是很大的,是我们值得借鉴的一面。”
那·阿拉腾苏和
那·阿拉腾苏和(N·Altansukh),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瓦维罗夫(Sankt—Peterburg Vavilov)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他是俄罗斯伊尔库库茨克农业科学院和新西伯利亚(Novosibersk)农业科学院名誉教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农业开发署名誉科学家、加拿大农业委员会成员、蒙古国国家科技委员会成员、蒙古国农业科学院成员、蒙古国国家科学院成员等,现任蒙古国国立农业大学校长。他在中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的高水平刊物上曾发表了《培育及遗传学问题》、《西伯利亚、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可持续农业》、《经济与环境开发》等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及论著。由于他研制出适合蒙古国栽培的小麦品种,于1993年获蒙古国科学院一等奖。因长期致力于遗传基因资源研究,并取得杰出成果,于1997年获蒙古国杰出科学家奖。他在科技开发工作中也作出了杰出贡献,曾获蒙古国总统授予的“北极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