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青城,一片金秋色彩。
1997年10月1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率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来到内蒙古农牧学院考察。李岚清副总理是十五大召开之后,带着十五大精神,带着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声音来视察这所学院的。这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视察。

内蒙古农牧学院院长麻硕士向李岚清副总理介绍教学机械
下午2时30分,李岚清副总理一行在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力吉、副主席王占及教育厅厅长韩永久等同志的陪同下,驱车进入美丽的农牧学院校园。学院党委书记赵维章、院长麻硕士前往学院大门口迎接,当车队停在图书馆接待厅门前时,李岚清副总理快步走下车,面带微笑地同在这里迎候的院党政领导同志握手。进入接待厅后,李岚清同志环视片刻,频频向在场的同志们点头致意。他询问了学院创办的历史。当听了麻硕士院长的介绍后,他若有所思地说:
“噢,这所学校也有历史了,是52年院校调整时设立的……”
他仔细地看了学院创办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中央领导及自治区领导来校视察的珍贵照片,停留在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志亲笔签名的第一任院长任命通知书前,微笑着同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力吉等同志说:
“你看,是这样的。当时的校长是要毛主席亲自任命的,看来这是当时毛主席任命的第一位内蒙古地区的大学校长啊!噢,叫高……佈泽博……”

李岚清同志参观农机产品
接着,他饶有兴趣地浏览了校史展览。他对乌力吉同志说,1952年的大学调整和组建多是迁往内地的,很多高校都进京办学了啊!“从内地保定迁出,到内蒙古来建中国第一所高等畜牧兽医大学,这样大的举动,由当时的政务院来办,毛主席点头才行啊!这个学校的历史背景也是独一无二的了……”赵维章同志在学院的沙盘模型前介绍了学院的占地情况。离开接待厅前,李岚清同志浓墨重笔,在锦面烫金红底签名簿上签名留念,写下“李岚清,1997年10月15日”几个字,赢得周围同志的一阵赞叹。
在去往生物工程系的路上,李岚清同志参观了机电工程系的产品展览。他听了麻硕士院长对玉米铺膜播种机的介绍后,肯定地点了点头说:
“这个机器还要搞坐水。你们内蒙古地区干旱,没有水,土壤干燥,播下了种子发不了芽啊!”

李岚清同志亲切接见学校党政领导同志
接着,他同从日本归来的田德博士亲切握手。看了田德同志所研制的“200W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了解到这个发电机关键是采用了聚能原理,和一般风力发电机比,低风速发电性能好,高风速可限速不停机连续发电。看到风力发电使摆放在桌子上的电视机中显示出图像时,李岚清同志高兴地说:
“好,好!风力发电机的塔架如再高些会更好吧!”
李岚清同志来到生物工程系后,视察了学院1985年利用世界银行第二期贷款所建的实验室。张福仁副教授为李岚清同志做了电子显微镜操作表演,并对TV电视转播系统做了详细介绍,还介绍了学院利用电镜从事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李岚清同志来到扫描电镜室观看了“李子花粉”的超微结构形态。他对学院用他经手引进的世界银行第二期贷款建立的实验室及先进设备的使用情况非常满意地说:
“这样挺好,这就是把钱用在了学校的建设发展上,要好好用!”
李岚清同志接着来到了计算机系。1993年,当时的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周远清同志指示这所大学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不仅要保持病理标本的形态,而且要保持好其颜色,要用计算机数字压缩技术,将标本进行图像处理、储存,教学时学生看到的是最逼真的效果。这次李岚清同志看到了学院在这一工作上取得的进展,特别是看到计算机屏幕上出现有声音、有图像、有色彩的患马立克氏病的鸡时,李岚清同志询问了这种传染病近几年在国内流行扩大的情况。离开计算机系,李岚清同志问道:
“你们学校产、学、研和经济结合的工作怎么样?”
麻硕士院长回答道:“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我们和内蒙古计委联合办了养猪场等……”
李岚清同志接着说:“高等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要搞产、学、研相结合,这是一个方向……”
李岚清同志来到动物医学系病理实验室。系主任马学恩教授简单介绍了建系以来的情况,并把家畜传染病学科中试生产的疫苗和兽医微生物学科生产的维康(活性铅)口服液向李岚清同志做了介绍。李岚清同志手拿着维康口服液听说是人用的,连连点头,予以肯定。接着,李岚清同志对陈列标本一一浏览。马学恩同志介绍说,这些标本基本能反映我国及内蒙古地区畜禽主要疾病的病理变化。我院实验室形态学资料方面是华北和全国最齐备的实验室之一。
李岚清同志听罢随着手向四周一指说:
“是啊,这就是价值所在啊!”
李岚清同志接着走进了寄生虫实验室,迎候在那里的呼和巴特尔副教授向他介绍了实验室建设情况后,专门介绍了学院研制的“牛皮蝇蛆新药剂——倍硫磷浇泼剂”。学院是针对内蒙古牛皮蝇蛆病流行严重,直接制约了养牛业和皮革工业发展及年损失近亿元人民币的现实,开始研制新型药剂——倍硫磷浇泼剂的。这种浇泼剂是根据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兴起的透皮吸收理论研制皮肤浇泼剂药的新剂型,不但填补了国内浇泼剂药的空白,而且在防治手段上也跨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李岚清同志听了介绍频频点头,表示赞赏。在观看牛皮蝇蛆对牛皮破坏的标本和蝇蛆标本时,李岚清副总理说:
“啊,这就是你们说的牛皮蝇和它的危害,皮革受到了这么严重的危害,影响了皮革的价值。这种药怎么使用?”
有教师当场进行了演示,并说只需在皮肤上浇泼30ML,透皮入血,就可杀死97%的蝇蛆。此项成果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1997年投入牧区50万支,直接经济效益是可收回百万元。如果每年投入牧区200万~400万头份,可挽回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此项成果已被列入国家、自治区“九五”重点推广项目,解决了我国目前缺少防治牛皮蝇蛆病新药剂的难题。乌力吉主席补充说:
“牛皮蝇蛆病对内蒙古养牛业危害重大,自治区政府很重视这项成果的推广。”
李岚清副总理说:“我们的高校就应该搞农牧学院这样的成果和做这样的事情。”李岚清同志接着把药剂拿到手里,“这种药多少钱一瓶,直接效益能有多少?”
呼和巴特尔副教授回答说:“3元钱一瓶,一头牛浇背一瓶,可提高效益200多元。”
李岚清同志微笑着说:“能送我一瓶吗?我给你们宣传去!”接着,他非常认真地要了一瓶药。
李岚清同志结束对学院视察后,来到教学主楼前广场上,同学院党政领导、教师及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并要求学院领导转达他对为国家和自治区科教兴国、科教兴区作出贡献的全体各族师生员工所表示的感谢。
李岚清同志的车队离开了这所大学,但他在内蒙古的视察中几次提到农牧学院,在内蒙古大学召开的自治区高等院校党委书记、校(院)长座谈会上他说:
“我为什么要这瓶药,我就是要为这所大学做宣传,做广告……”“高等学校搞科学研究,要转变观念。我们过去重视这个论文,重视那个文章。论文、文章写完以后还要注重变成成果,应用于生产、社会。”“我为什么向农牧学院要了这瓶药宣传它,就是因为它能解决问题。”“咱们国家的牛皮质量不行,产品不行,不值钱,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牛皮质量高,值钱,为什么?就是人家的皮子没孔,我们的皮子有孔。”
李岚清副总理在包头视察鹿王集团时,那里展示了3张牛皮:一张是西方国家的,一张是我国湖南的,一张是内蒙古的。西方的皮子都是一年半到两年龄的皮子,很完整,做出服装弹性好,光泽好,质量好;我国南方的皮子虽然没孔,但是属老牛的皮子,脆、厚,质量不如外国的;内蒙古的皮子从脖子到屁股,惨不忍睹,全是孔,很难在皮子上找到一两块较大的没孔的地方。李岚清副总理当时又想起农牧学院的倍硫磷浇泼剂:
“你们去找农牧学院,农牧学院有解决这个问题的东西,去找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看来他们搞出了能解决大问题的东西,还没宣传开,要给他们很好地宣传,要使他们形成产业。”
李岚清同志来农牧学院,为全院师生员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学院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及40多年的发展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陪同李岚清同志来视察的有国家计委副主任马凯、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张志刚,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内贸部副部长陆江、外经贸部副部长李国华、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徐荣凯等领导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