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复初——为内蒙古林学院作出 卓越贡献的建校元老之一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9日 18:00

刘复初同志1910年农历8月28日出生于四川省古宋县。1930年春19岁的刘复初参加了革命工作。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斗争曾任红军川南6县游击队政委。1935年2月8日土城战役后中央红军长征到达云南省威信党中央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确定了红军长征的战略方针当时决定抽调数名师级干部组成“中共川南特委”并调中央保卫局两个连和一些干部及伤病员400多人与地方游击队汇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直接受中央军委指挥,留在敌后牵制敌军掩护主力红军长征北上。刘复初同志率领的红军川南6县游击队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支队。纵队后来发展成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刘复初同志历任支队政委纵队参谋长纵队政委、司令员并兼任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书记。在特委的领导下纵队全体指战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坚持了2年的武装斗争,打乱了敌人的军事部署扩大了纵队在川滇黔边区的军事和政治影响从而有效地牵制了三省敌军先后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胜利北上的战略行动和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红军转移的光荣任务。

1936年冬受伤养病的刘复初同志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品质和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1937年11月在当时国共合作的形势下由周恩来、叶剑英保释刘复初同志出狱。刘复初同志随后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刘复初同志在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干部队学习,毕业后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同时兼任陕北公学民族部的政治教员。1941年刘复初同志任陕甘宁边区政府视察团副团长。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派大批干部赴东北建立根据地。中共东北局西满分局决定派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刘复初同志到满洲里。36岁的他成为中共满洲里的第一任市委书记兼市长。1950年,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归视察满洲里时,对满洲里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52年朝鲜人民共和国授予满洲里市级共和国勋章表彰满洲里市在抗美援朝中做出的贡献。在内蒙古工作的50多年中刘复初同志先后任呼盟常委兼秘书长内蒙古东部区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等职。

刘复初同志为获奖教职工颁奖

1958年刘复初同志任内蒙古林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是这所学院的创办人之一。在林学院工作的26年中刘复初同志模范地执行党的教育路线和办学方针。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为内蒙古的林业高等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内蒙古林学院的创建恢复、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了学院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敬重。“文革”期间刘复初同志屡遭迫害但他同“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78年12月12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作出了《关于对刘复初同志历史问题复查结论意见的批复》推翻了不实之词对他的历史给予了公正的评价。恢复工作后他坚决拥护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身体力行勤奋工作。1984年刘复初同志离休。

刘复初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党的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他于2000年9月26日零时5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