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有一支女教师合唱队,专门演唱多声部中外女声合唱曲。“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水面上,暮色中的工厂在远处闪着光,列车飞快奔驰车窗的灯火辉煌,两个青年等我在山楂树两旁”,“乘着这歌声的翅膀,亲爱的随我前往,去到那恒河的岸旁,最美丽的好地方”,“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仓”……这一首首曲调悠扬、经久不衰、耳熟能详的中外经典艺术歌曲,那热情奔放的草原歌曲,那优美抒情的电影歌曲,都出自内蒙古农业大学女教师合唱队。女教师合唱队在农大小有名气,已经是农大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了。提起农大女教师合唱队差不多所有的教职工都知道,几乎可以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来形容。说起这支合唱队故事还真不少呢。
合唱队的成立很偶然。1997年夏日的某一天,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基础部、农学系、水利系几位爱唱歌的女老师凑在一起,大家都觉得课余时间在一起唱唱歌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于是说干就干,几个人跑到邻校——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找了一位认识的声乐老师,让她听了听每个人的声音给简单地划分了几个声部,合唱队就算是成立了。但很快问题就出现了,喜欢唱歌是一回事,能唱歌又是另外一回事。有的老师确实不具备歌唱的条件,说明白点就是跑调或五音不全。于是合唱队成立之初便决定广纳人才,把学校里唱歌唱得好的女老师吸纳到合唱队里来,同时合唱队也实行优胜劣汰,能进能出。我本人就是在合唱队重整时的1998年冬季加入合唱队的。合唱队第一次公开亮相是在1999年的学校教职工元旦联欢会上,演唱的是比较简单的苏联两声部女声合唱歌曲:《喀秋莎》和《小路》。因为要参加联欢会,报幕时得有个名字,所以就临时叫“女教师合唱队”了。第一次公开亮相就起到了轰动效应,学校里马上就传开:农大有一支“大美人”合唱团,歌唱得真不赖!于是我们就有了“大美人合唱团”昵称。再后来又参加了几次活动后,我们合唱队就正式被学校工会“收编”了,从此有了正式的活动场所,当时学校宣传部部长李秀良还出资为我们做了第一套演出服。穿上新做的演出服,作为校工会所属的女教工合唱队正式亮相是迎接千禧年的联欢会,有几个队员因为是第一次登台演唱,紧张得腿都发抖,当时是苏娅老师从家里拿来了一瓶红葡萄酒,让几位初次登台的队员喝了壮胆的!现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大家还觉得很有意思呢!
合唱队成立以来的10多年间,虽然条件简陋,但合唱队一直坚持课余时间排练。一台用了近30年的雅马哈电子琴陪伴合唱队分别排练演唱了不同风格的多组女声合唱歌曲。如苏联歌曲:《山楂树》、《红莓花儿开》、《小路》、《喀秋莎》等;草原歌曲:《草原在哪里》、《云青马》、《草原迎宾曲》、《我从草原来》、《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鸿雁》、《彩虹》等;中外经典艺术歌曲:《友谊地久天长》、《雪绒花》、《骊歌》、《美丽的梦神》、《乘着歌声的翅膀》、《鳟鱼》、《欢乐颂》、《美丽的农庄》等;民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灯碗碗开花在窗台》、《看秧歌》、《好运来》、《摇篮曲》等等,美妙的歌声传遍了整个校园。
合唱队成立以来,不仅受到了各方关注,更得到了多方支持。老院长乌尼、原校党委书记云荣布扎木苏、原校党委副书记包赛音,都曾经非常关心合唱队。现任副校长侯晨曦、组织部长李秀良、前任工会刘恩贵主席、陈国祯副主席、现任工会主席靳小平,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领导更是对合唱队关怀备至。合唱队每次参加学校的大型活动,从演唱的曲目、演出服装到出场的顺序、音响效果等,各位领导都非常关心,甚至亲自过问。合唱队的粉丝们更是对合唱队的一举一动高度关注。凡有合唱队的演出不仅要亲临现场观看,而且很快会把观后感反馈给合唱队。合唱队正是在各方的关心、关注下,不断提高演唱水平和演唱技能,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合唱队成立以来,为活跃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做了不少工作。每年的迎新春活动,合唱队的节目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就如同每年的央视春晚人们等着看赵本山的小品一样,每年的农大教职工迎新春联欢活动有很多教职工对女教师合唱队的演出也是相当期待!合唱队成立以来,几乎参加了学校所有的重大活动。例如2002年首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活动、郝龙彪英雄集体1周年纪念活动、内蒙古农业大学第一次党代会召开的庆祝活动、内蒙古农业大学纪念第20个教师节的演出活动、2008年第二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活动、2009年建国60周年庆祝活动等。除此之外,合唱队还走出校门多次参加内蒙古教育工会举办的文艺演出活动,在呼市地区高校唱出了名气。2004年合唱队还参加了金宇杯内蒙古青歌赛选拔赛,走上了内蒙古电视台600平方米演播大厅,一展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师的风采;2007年3月份,合唱队的部分队员还到北京参加了星光大道“行业之星”选拔赛。两次参赛虽然都没能入选,但通过参赛我们的队员得到了锻炼,我们的演唱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打出了农大女教师合唱队的名气。
农大女教师合唱队的队员们不仅歌唱得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也是响当当的教学科研能手。合唱队的成员来自学校各个院系以及部分职能部门。我们当中有教授也有普通讲师,有博士、硕士,有院系领导,也有普通员工。但是在合唱队里没有地位、职位高低之分,在合唱队里我们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团结、和谐的整体。排练间隙,我们就像亲姐妹一样,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话题从生活、工作、学习到父母、孩子、老公,甚至于今天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头、拎什么包,戴什么纱巾等,都能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以至于每次排练队长都要再三强调纪律。三个女人一台戏,合唱队可有十三四个女人啊!但是一旦正式排练,我们又都很敬业,每个音符、每个节拍都力争做到完美,看我们那认真劲儿,别人还以为我们是搞专业的呢。很多次为了参加学校的活动,为了完满地完成任务,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展示农大女教师的风采,我们克服各自的困难,牺牲休息时间抽空进行排练。有些不理解的老师经常问:学校给你们发奖金啦,还是给你们评职称啦,你们图什么呀?是啊,学校没给过我们物质报酬,甚至也没有在公开场合给过我们精神奖励,我们到底图什么呢?参加合唱队都是自愿的,参加合唱队的排练演出学校既不会给发奖金也不会给评职称,还要牺牲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对这一点每个合唱队队员都很清楚,但她们却能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我想我和每个队员一样,我们唱歌绝对不是为了名利。我们之所以坚持,一是因为我们确实是痴迷于合唱,已经被合唱艺术的魅力深深吸引,难以自拔。二是觉得在今天这个到处都充满着各种各样诱惑的社会,追求和谐的合唱艺术能让我们在歌声中纯洁我们的心灵,这正好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之大方向是一致的。再就是觉得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还能丰富一下校园文化,在农大校园里传播一点点高雅文化。就是这样一些原因吧,让我们一路走来坚持到现在。
这不是吗,这几天合唱队员们又开始投入紧张的排练了,今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将迎来建校60年庆典,合唱队也将再次向广大师生展示风采。真心祝愿合唱队能一路坚持走下去,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让这道亮丽的风景变成一道亮丽的彩虹!
刀丽芳
刀丽芳,女,傣族,1962年12月出生,云南芒市人,副教授。1984年7月来原内蒙古农牧学院任教,现为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