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巴老师是在5年前的那个冬天,依稀记得当时窗外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我带着一身寒气踏入巴老师的办公室,听到他爽朗的笑声,顿时感到室内温暖如春。今年,学校迎来了60华诞,我写下这篇纪念文章,向我崇敬的这位师长表达诚挚的敬意。
——题记
“教好课的教师是好老师,能用自己闪光的思想品位、活跃的学术思想、丰硕的学术业绩影响学生一生的老师才是名师。”载誉归来的朝伦巴根教授在谈到何谓名师时如是说,而收好“名师”奖章站在平凡的大学讲台上,朝伦巴根教授又如是做。
朝伦巴根教授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一位蒙古族教师,他熟练的蒙古语和流利的汉语让蒙古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同样感到亲切,各族的学生们都说老师是他们“做人的楷模,授业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
闪光的思想品位
学生们眼中的巴老师是一位精神而有活力的“老头”:他头发花白,身材高瘦,戴着一副墨绿色的眼镜。他声音洪亮,铿锵有力,有绝不输于任何一个年轻人的气势。他讲话幽默风趣,他走路健步如飞……巴老师1965年毕业留校任教,扎根草原已有47年了。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曾风雨无阻地给本科生授课,先后讲授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FOR TRAN-77语言等课程;他还带过水文地质勘查,作物、人工和天然牧草需水量试验,水资源评价等野外试验实习,指导过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
上过巴老师课的学生都知道,他讲课从不看讲稿,而是目视学生,从学生的面部表情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遇到概念、原理中的难点他还会用幽默诙谐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讲解。巴老师的课堂经常充满欢笑声,他总是能以特有的方式将知识点融入到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中,因而各族学生都喜欢上巴老师的课。
巴老师的眼睛生过病,视力不太好,可多年来他却从没有停止过学习。他始终坚信一个好老师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广博的专业知识。因而他不停地捕捉新信息、猎取新知识,不断地强化专业功底。大家都说,听巴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你会不知不觉地沐浴在知识的海洋中,了解到全世界水资源研究发展的最新动向。
巴老师几乎每年都要亲自带领学生去野外进行实验或实习。2003年,在为人工牧草耗水试验整建畦田的过程中,他与学生一起挖土平地、打埂修渠,在他的带领下原计划用1周完成的工程4天就完成了。学生们高兴地说:“每当我们看到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与我们年轻人一样不辞辛苦地干体力活、观测、分析采集的数据时,心中总有一种感激、敬佩之情,因为有巴老师在的地方就会充满欢声笑语,老师的幽默诙谐让我们忘记了工作的疲劳。”
活跃的学术思想
作为一位蒙古族教师,巴老师身上充满了蒙古民族乐观自信的精神,他坚信“学术上的成就源于创新。兴趣是创新的源动力,又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因为兴趣如同兴奋剂一样刺激我们的创新心理活动,带来积极的、主动的、自觉的心理自由状态,激发最大的热情和潜力,驱使自己不断向未知区域挺进。无数事实证明:重大的创新似乎总是垂青于那些充满自信甚至有点自负的人,对自己的理想,才能持坚定信心的人最有希望成为成功的创新人才。”同样,他也把自己的这种思想贯穿在为各族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他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随时问问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2003级水资源2班的李忠同学在毕业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他回忆说:“巴老师从不拘泥于任何一个固定模式,他所做的是开启了我们每个人的求知欲,激励我们自主创新,探索新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每个人的潜力。”
巴老师讲课经常把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知识巧妙地融合、重组到他讲授的新章节中。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茅塞顿开。而且他还经常理论联系实际,以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工程实际项目为例讲授各种理论,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接触内蒙古水文水资源工程实际,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帮助很大。
丰硕的学术业绩
“决心走创新之路的人,始终要奋斗,要向前!无论旅途怎样荆棘载途,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这样总会有心灵的慰藉,身后留下通过自己努力踏出的脚印。”提到自己所走的学术之路时,这位草原深处执着的跋涉者将目光伸向了远方。
1965年大学毕业,巴老师的毕业设计是在阿拉善的大漠戈壁上完成的,察哈尔滩古河道斑驳的裂痕深深地震撼着他的心灵。而“在阿拉善大漠戈壁中找水”也成了他那时最大的梦想。1983年,巴老师背着简陋的行囊踏上了异国的土地,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水文水资源系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1985年,满载收获的喜悦他回到了阔
别两年的草原,继续从事水资源勘探、评价、规划的研究工作。
阿拉善盟的察哈尔滩曾是古河道,经过多次实地勘查后,巴老师认定这里蕴藏着地下水。经过反复论证,他将开发面积框定在25000万亩以内,在开发区内打出89眼井。经过8年建设,“井、田、草、路、林、电”六配套的察哈尔滩21000万亩饲草基地已成为阿拉善大漠戈壁上的又一块绿洲。而巴老师在察哈尔滩取得的科研成果——“荒漠草原井灌饲草料基地地下水资源评价管理与保护对策研究”在1992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此基础上,巴老师在内蒙古干旱半干旱牧区、沙地多处找到地下水富集带,并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与配置。他在锡林郭勒盟桑宝力格、贡宝力格,乌兰察布盟巴音、白音查干等地,建立了15个面积为10000亩~50000亩的饲草料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模式在当前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特别是他在袭击北京的沙尘暴发源地——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建立的“崩崩山节水高效万亩草库伦示范区”,通过打井修塘坝,种树种草,微喷灌溉创造了在浑善达克沙地种玉米亩产粮、青玉米秸秆5000公斤的纪录,和在严重退化草场人工牧草亩产360公斤的新纪录,使牧民年均收入由1995年的1224元增加到2000年的3200元。该示范区目前已成为正在启动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生态屏障建设项目的先导工程。
“我们在做事业、搞研究时必须充满信心,要秉持超人毅力,漠视一切困难、挫折与失败,不断地扬弃自我、超越自我。”多年来,巴老师以超人的毅力艰难地跋涉在草原深处,他不仅实现了当年“在阿拉善大漠戈壁中找水”的愿望,而且通过不断的努力在草原水利事业方面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丰硕的成果。
《作物需水量》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世界推荐的权威指南书籍,其主编之一佩雷拉先生是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国际农业工程学会主席。巴老师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发现,其中并没有给出蒙古冰草、老芒麦、披碱草、苜蓿、羊草等多年生牧草的需水量。而这些牧草广泛地分布在锡林郭勒盟的正蓝旗、正镶白旗等草原腹地,是内
蒙古草原的主要作物。为了准确地测算这些人工饲草的耗水量,他长期坚持野外考察,每年至少有6个月的时间是在浑善达克沙地度过的。而为节约有限的科研经费,他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做,晚上就睡在简陋的地铺上。经过多年的跟踪考察,巴老师借用FA0—56提供的牧草基本作物系数上下界量值公式,利用遗传算法,准确地确定了蒙古冰草等牧草基本作物系数。2005年7月,佩雷拉来到了巴老师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边缘的实验基地,他简直不敢相信朝伦巴根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利用这样简陋的设备,计算出多种牧草的生育期需水量。他承认,朝伦巴根的辛勤劳动是对《作物需水量》的重大补充,是这部著作的再次创新。
2002年,巴老师已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了,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他,又毅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京蒙沙源区植被建设中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这项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内蒙古设立的第一重点项目(总资助额120万元)。朝伦巴根教授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的专家,他首次通过较精细周密的科学试验获得了披肩草、老芒麦、蒙古冰草、苜蓿、青贮玉米等5种人工牧草及稠密牧草群落、稀疏牧草群落、乔草覆叠群落、灌草覆叠群落等4种天然植被在不同水文年的生态需水量,分析了不同植被条件下的生育期需水量变化规律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揭示了沙地植被需水机理;确定了沙地植物需水阈值和高效用水的经济需水量,填补了国内空白。2007年3月20日,这一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并被定为A级项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近十几年,巴老师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学生们都说,巴老师是个热情的人。这个常年扎根草原深处的蒙古族汉子,以他草原般博大的胸怀、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创新的精神使各族学生们明白了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缺陷的人生哲理。受业于巴老师的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劝诫:“学真本事,做踏实人。”
陈秋枫
陈秋枫,女,汉族,1975年12月出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副教授。2001年7月来校任教,现为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