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总给人一种浩瀚、广袤的感觉,灼热的黄色总令人赞叹不已,然而当有一汪清泉静静流淌其中,它用它毕生的力量去浇灌出身边的绿茵时,你难道不为之动容吗?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达楞古日巴就是这样一位质朴、谦虚、尽职尽责、默默无闻的老师,他犹如一汪清泉一般,用毕生的精力去浇灌身边的绿荫。
其实,作为学校新闻中心的一名学生记者,在这个舞台上我采访过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学生,但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达楞古日巴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勤恳工作 造福人民
达楞古日巴老师1980年来我校工作,工作一直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尤为突出的是2006年至2008年在学校的委派下,他在我校的帮扶点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达拉图嘎查开展帮扶工作,具体负责该嘎查1000多亩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该项帮扶工程技术含量很高,施工难度极大。达老师凭借自身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克服了施工中的各种难题。他对工作极其负责,对工程质量要求极高,哪怕是一个螺丝钉是否拧到位都一一检查。在工程中也有诸多困难,他总是很冷静地思考,拿出最好的解决办法。既不耽误施工时间又能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节约了大量工程资金。
在施工重要环节,他在那儿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早出晚归,每天提着一个水壶,戴上一顶凉帽就下工地,直到晚上8点太阳下山才回驻地。晚饭后还要整理资料,研究工程细节直到深夜。这样日复一日的工作方式一干就是近半年。
3年的帮扶工作中,达老师为那里的百姓造就了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并和当地老乡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这期间,他还经常利用工作之余给老乡讲授科学种田、掌握市场信息、如何改变观念等知识,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
情系学生 用爱浇灌
达楞古日巴老师从2003年来到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除了做好办公室的工作外,另一个身份则是2007级给水排水三班、2010级预科班的班主任。
作为班主任,他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就如爱自己的孩子一般。他常常说:“有一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班主任就应该把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否则就不能管理好一个班级。”每带一届学生,他都会对学生们说:“就把我当作你们的第二个父亲,有困难就来找我。”这几年来,他的每一届学生都如同父亲一般地敬重他,家长们都感激他,他总是在学生们最困难的时候出现。
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07级给水排水班的一位学生,一直不喜欢学习。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常找这个学生谈话,苦口婆心地启导他要好好学习,但这个学生却不予理会。在该学生面临被勒令退学的危险时,达老师再次找到他,并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但他还是听不进去,并坚持要求退学,去社会上打工。
如果因为学生的轻率、老师的不负责轻易放弃了上学的机会,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这个学生的未来又将会怎样?经过多次的辗转反侧,他劝该学生休学一年,如果后悔还会有挽回的余地。
没文凭、没经验、没技术的学生在社会上碰了一年的壁,终于醒悟当时达老师对自己所说的一切都是对的,怀着愧疚之心他回到了学校,开始用心学习。
李宇同学也是达老师带过的学生,从小患有肠粘结,因为生病的缘故,影响了课业,面临着毕业拿不到学位证的情况,而学校规定毕业后参加一个月的培训后就可以拿到学位证。在培训期间,李宇病情加重,达老师知道后第一时间便赶到医院,与医生商量办法。李宇的病情不做手术就会有危险,然而手术后就面临着参加不了培训而拿不到学位证书的后果,这又让达老师陷入了两难。他联系了家长,因家长是农民没有文化,让达老师做决定。
在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时刻,他便与医生商议,作出了让李宇先药物治疗而延缓手术这个艰难的决定。他的这个决定让李宇在病情减轻的情况下顺利拿到了证书,拿到证书那天,李宇抱着达老师哭着说:“达老师,谢谢您!”
达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照顾无时无刻不在。就在2011年“5·11”锡盟恶性事件后,因为他所带班级全是蒙古族学生,他在事件发生后多次召开班会,帮助同学们分析利弊,从而让他们看清事实。在学校维稳期间,他每天按时检查学生住宿情况,准时接送上下课,确保维稳期间本班级学生正常平安地上课学习,为了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思想状况,他与学生同吃同住。因为没有多余宿舍,他甚至连续几天睡在自己的车里。由于达老师的辛勤努力,班里的蒙古族同学在事件后一直坚定地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战线上,他的一言一行真正做到了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得到了全院师生的赞扬。
他除了详细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与思想状况,还不忘关心学生的生活与身体情况,真正做到了像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塔娜是他班里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不幸的是,她从小双侧股骨头脱臼,病情加重后行走困难,随时有瘫痪的可能,然而家里的贫穷却让塔娜多次对治疗望而生畏。
他看到塔娜被病痛折磨心里很难受,觉得很可惜。他经常想,如果因为钱的事让这么懂事的花季少女瘫痪在床,太不公平了。他一直认为钱是身外之物,买不来生命,更买不来感情!
在他得知塔娜的详细情况后,坚定地对塔娜说:“钱是人赚的,生命比钱更重要。你放心,我只要当你班主任一天,就绝不会让你瘫痪。”他的关心与坚持让塔娜重拾了治病的信心。
他亲自带塔娜奔走在呼市各大医院中,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把塔娜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看待。
最后决定让塔娜去北京301医院治疗,在筹措手术费的时候达老师遇到过很多的波折,而当时塔娜已经躺在北京301医院。为了挽救塔娜这个花季女孩,他拿出了1000元,随后又拿出了20000元的手术费,然而面对巨额的治疗费只是杯水车薪。后来学院和学校领导得知情况后,在全校发起了募捐活动,学院领导集体商议筹集了90000余元,解决了塔娜同学手术费用的燃眉之急。
他还写信给北京301医院领导详述了塔娜同学贫寒家境和自强不息的事迹,恳请医院给予照顾。好心人总会有人相助,医院决定减少医疗费,并尽快为塔娜进行手术治疗。2011年9月20日塔娜顺利地进行了手术。作为塔娜治病的精神支柱,达老师在国庆节期间去医院慰问躺在病床上的塔娜。
塔娜为了节约治疗费,又不影响学习,10月中旬就从301医院提前出院,住进了在学校旁边租的小屋里。为了让塔娜安心养病,达老师提前将房租付清,并把出租屋里的电、水等各种问题一一解决,还将自己家里的锅、菜板、盆、茶壶,甚至是碗都为塔娜早早地准备好。在得知塔娜需要一个专用病床时,他开完会来不及解下自己的领
带、换下自己的西装便直奔药店,从厂家直接联系专用病床。
在塔娜养病的这段日子里,达老师一有空就去看塔娜。他不仅在生活上给予塔娜帮助。在精神上也给予塔娜很大的安慰,告诉她:“好好养病,多吃点肉,其他啥也别管,你也管不了……等你养好了,学习也不迟……”
这样的事例在达老师身上实在太多太多。当你问他,为什么要倾尽自己所能去一次次帮助学生时,他却总会谦虚地说道:“其实这只是个别,只是我遇上了,而别人没遇上罢了,如果是其他班主任,我相信他们也会这么做的。”
达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把满腔热情倾注于为广大学生服务的普通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时,他有的只是高兴,只是为自己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他就如沙漠里的一汪清泉,用自己的爱心去浇灌身边的绿茵,让他们迎着朝阳茁壮成长,让他们用信心和勇气去挑战未来的大风大浪,我为拥有这样的老师而自豪,我更为农大拥有这样的老师而骄傲。
丁艳宏
丁艳宏,女,汉族,1988年7月出生,陕西汉中市人。现为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0级水利双语一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