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曾经有这样一位普通的职工:他16岁参加工作3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49岁英年早逝,他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毕生年华都献给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后勤保障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以其诚实本分、爱校如家、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勇于奉献精神,赢得了领导、同事和认识他的广大师生的尊重、信任和广泛赞誉。他就是被人们亲切称呼为我们的“月林师傅”的张月林同志。
月林师傅于1962年出生于达茂旗额尔登敖包乡哈雅牧场。197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原内蒙古农牧学院锅炉房、草原系、哈雅牧场和校保卫处工作;他生命的最后10年在学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担任物业部部长,具体负责公寓区维修工作和公寓区的安全保卫工作。2011年4月11日,月林师傅溘然离世,离开了他奉献了33年并始终热爱的工作岗位,但他在农大工作几十年的点点滴滴却绽放出异样的光彩,将被人们长久地记忆与传诵。下面记述的就是月林师傅生前的几件感人事迹。
不忘宗旨,心系学生
作为一名老党员,月林师傅时刻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倾尽所能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学生公寓后勤保障中最重要的就是用电安全,有的学生偷着使用电热棒等违禁电器,一旦漏电有可能引发火灾。月林师傅生前就经常说:“自己最怕听到的就是消防车的声音,一听到消防车的警笛声,他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怦怦直跳。”因此,为了保证学生住宿安全,虽然家就在农大西区家属院,但是月林师傅却选择每天吃住在阴冷潮湿、摆满了各种维修工具和维修材料、不足50平方米的维修车间,以便能够第一时间为同学们提供维修服务和帮助。工作期间,月林师傅多次半夜送病重学生去医院急诊,数次处理学生打架等突发事件,平时经常帮助学生修修收音机、自行车、乐器等。月林师傅在公寓就像一名24小时的安全员。记得抗击非典和两次教评期间,学校要求严,学生心理压力大,公寓设施的一点故障都可能引发不稳定事故。那段时间,月林师傅每天一大早就进到公寓楼里进行安全排查,哪里需要维修马上就到哪里,确保了公寓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公寓的安全稳定。2010年10月月林师傅病重住院期间,听说新校区公寓楼智能化限电柜安装出现了难题,他便下了病床说要亲自去查看,家人们怎么劝也不听,最后拗不过他,只好扶着行走都很艰难的他去新区抢修,一修就是几个小时,而这样高强度地加班加点,对于重病在身的他而言,无疑是一次又一次体力和生命的透支。即使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他也忘不了自己的老本行。月林师傅在去世前几天,意识都已经模糊了,那时候他经常摆弄着身上插满的管子,跟周围的人说这是网线,那是电缆,得把它们放在线槽里。周围看望他的人都被月林师傅那种高度敬业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月林师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用生命书写着自己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把“服务学生”谨记在心,用心去服务,用心去工作。
善于学习,勤于钻研
月林师傅虽然没念过几年书,但他肯于学习,善于钻研。不懂智能限电柜、网络、水电暖等维修技术,他就边学、边干、边钻研,每天他都自己一个人坐在那研究、学习,很快就掌握了各工种的维修技术。以前有些维修(如下水道的维修)自己不会,都得去外面请人来做,不仅人不好请,花钱多,而且活干得还不好。月林师傅看了以后就自己琢磨学习。等他学会了这项维修技术之后,就自己带领维修部的师傅们进行维修,不但解决了下水道维修的困难,而且给学校节省了不少资金。月林师傅经常和维修车间的师傅们说:维修工作当中,能自己修的就不请外面的。材料也是一样,能修好的就不买新的。就这样,他们每年都为学校节省不少资金和维修材料。月林师傅为了丰富充实自己,没事的时候还练习书法,学习拉二胡,他拉的二胡在公寓里可是出了名的好听。只要是他喜欢的,他都不惜付出任何努力去学习,去了解,直到掌握为止。
爱岗敬业,勇于奉献
工作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无论在哪工作,他都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在保卫处工作,处里给他安排门卫管理、巡逻、校园治安、自行车和报警器维修管理、汽车驾驶等多项工作,不论任务多重、多苦,他都尽职尽责,从不喊苦,从不言累,按时按点、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处里的领导都为他竖起大拇指。调到学生公寓工作后,他负责5个公寓区、16万平方米公寓楼、4500多间宿舍水、电、暖、门、窗的五小维修工作,每天都有新的维修任务,每天都要在各个公寓区、各栋公寓楼里来回跑着维修,但是不管活再重、路再远,他都是第一时间提供维修服务。即使是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他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2007年,值班室打电话说18号楼下水道堵塞,粪便等杂物已经流到楼道了。月林师傅一听赶紧带领维修师傅们赶往18号楼,了解情况后,月林师傅撸起袖子就要干,其他维修师傅们看见了赶紧上前给拽住了。因为月林师傅那时正有病在身,医生嘱咐已不能再干重活。于是,月林师傅就站在旁边进行指导,师傅们按照月林师傅说的一步步去做。很快,下水道就疏通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学生公寓每年的迎新准备工作任务都特别艰巨,几乎每年都有赶工期的情况,但为了确保新生能按时入住,公寓老师们每年暑假都要牺牲休假时间对学生宿舍进行室内翻新、粉刷、维修改造、水电维修等一系列维修工作,工作复杂、烦琐、任务重、要求高、人员紧。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维修部部长,月林师傅都能顶住压力,带领维修师傅们加班加点地投入迎新准备工作当中,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迎新准备工作。特别是2009年8月,为了确保新生能够按时入住新建校区,月林师傅连续一个多星期昼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最终因劳累过度发生心肌梗塞被送入医院。月林师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他所热爱的工作当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尽自己所能拓宽生命的宽度。
乐观豁达,乐于助人
月林师傅虽然出身贫寒,自己的家庭经济也很拮据,但他却有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都充满着激情。即使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月林师傅也一声不吭咬牙挺过每一项痛苦的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当剧痛折磨他已经衰弱的身体时,当他呼吸极其困难时,他也不曾露出半点痛苦的表情,生怕他人为他担心,有时他还反过来开导和鼓励家人和朋友,大家都被月林师傅这样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着。
他特别喜欢帮助别人,不管学生有什么事需要他帮忙,他都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同事家里有什么事需要帮助,他也都是二话不说,放下自己手上的活,赶紧去帮忙,而且他干活的时候总是捡最累、最脏的去做,从不偷懒,从不计较。月林师傅对待朋友也是最真诚,最实在。平时家里生活比较节俭,能省的就省,但是只要有朋友来他家,他总是拿出百倍的热情招待他们。
月林师傅就是这个这样一位牢记宗旨、任劳任怨、忘我工作、敬业爱岗的好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党员、优秀工人。他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团结同志,为人忠厚,谦虚谨慎,艰苦朴素,乐于助人,为学校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在2009年4月荣获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组建十周年“突出贡献奖”光荣称号。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是的,月林师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虽然处在极为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极为普通的工作,但是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极其诚实本分的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的精神,甘于平凡、无私奉献的态度和细心踏实、恪尽职守的作风,却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铭记。
李立峰
李立峰,男,汉族,1971年12月出生,内蒙古扎兰屯市人,副研究员。1993年9月~1997年7月在原内蒙古农牧学院经济管理系学习,1997年7月毕业留校工作,现为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经理。
闫月迪
闫月迪,女,汉族,1988年9月出生,内蒙古赤峰市人。2007年9月~2011年7月在经济管理学院学习,现为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