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学生涯从此起跑 孛儿只斤·明根朝格图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0日 16:13

1979年我从内蒙古东部的一个牧区小村,考上了牧民们心目中神圣的大学殿堂——内蒙古农业大学,从此迈出了一个蒙古族牧区青年科学生涯的第一步。

该年9月12日下午,几经周转,我乘火车终于到达多年来心目中仰慕的首府城市呼和浩特。虽然在过去两天的旅途中见识了许许多多从前闻所未闻之事,加之人生地疏、言语不通、琐事繁杂许多事情现在已是朦朦胧胧,但是我却清楚地记得,那天是星期三因为离开家乡后的两天中,唯有前一天在通辽火车站听到了一句工作人员对着我用蒙古语喊的一句话每周二中午有一列开往大虎山的火车。几天来,此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当时,由于我不懂汉语,又是第一次来到和草原小镇完全不同的大城市通辽,第一次见到火车当然也是第一次离开我的家乡——阿鲁科尔沁旗,所以这句话至今还记忆犹新。

到达呼和浩特火车站,我来到了内蒙古农业大学车站报到处,一位非常热情友善的老师走了过来,然后操着标准蒙古语向我问候,但非常尴尬的是,我竟然听不太懂他的话。因为自小在内蒙古东部草原长大的我,很难听到有人讲标准蒙古语后来得知这位热情友善的老师就是达布希老师一位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师长,也是在讲坛上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由于达布希老师的热情接待,离开家乡的那种生疏感逐渐消失,对大学老师的崇高敬意从此油然而生。

从车站搭校车到达学校农大的校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牧区一路走来,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校园整洁的道路两旁栽种了各式树木、花草,尤其当时秋高气爽,树影婆娑而且色彩斑斓,校园中看到的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透出年轻学子们青春的气息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而此时此刻,意识到自己也已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不由得感叹到能够来到这里,我真是生活的幸运儿

来到高等学府,首先开始适应新的环境,不仅结识了很多同学朋友,而且见识了从前未曾经历的城市生活。在经历短暂的兴奋之后,我们开始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和其他很多同学一样,我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语言,由于自己中小学一直蒙古语授课,直至上大学都没有任何的汉语基础。而在大学,很多课本和参考材料都是汉语,没有汉语基础这些材料的学习就无从谈起。所以迫在眉睫的一件事就是学习汉语。但是,对于我们这样毫无汉语基础的学生来说,掌握汉语又谈何容易因此,自己也只能是横下一条心,把课余时间利用起来。在城市里,中午的休息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我们牧区长大的孩子,从来没有午休的习惯,所以我决定好好利用午休时间来学习汉语。在大学第一年的时间里,我坚持每天午休期间在草坪、树林或者温暖的室内用汉语大声朗读。帮助我提高汉语所用文字材料不是课本,而是中国六七十年代人手一册的毛主席语录

选用毛主席语录作为我初学汉语教材的原因非常简单文革期间,只有毛主席语录被全面而准确地翻译成各种少数民族语言,当然包括蒙古语。因为当时我对语录及有关诗词可以用蒙古语倒背如流,所以在朗读汉语语录的时候我就不需每字必查了而是根据我对已有蒙古语语录的理解就可以理解汉语了这样就给我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学习汉语的条件。入学后的一年,我每天坚持朗读毛主席语录至少两个小时很有趣的是,即使蒙古文语录已经翻译得相当准确,但是当我认识精通汉语后来成为我的夫人的人之后,她还是纠正了不少我对汉语语录不准确地理解。这段经历至今令人难忘,也是奠定我汉语基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这也是为何至今我还珍藏着多本毛主席语录的缘故。

大学四年,在母校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4年的所学奠定了后来我在专业上发展的良好基础。在我的经历中内蒙古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堪称优良的学习场所。学校利用当时极为有限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课程,也为我们提供了各自实现人生理想的各种机会。因此,同学们无论出身如何,无论来自城市乡村,大家心中都充满希望。在学校优良的人文环境,同学们彼此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刻苦努力,而老师们也全力以赴、不辞辛劳,全心全意地为同学们的学业操劳。教材短缺,老师们就四处寻找我们学习汉语材料有困难,他们就逐字逐句地为我们翻译。老师们不分假期、周末,甚至晚上休息、吃饭时间,只要我们需要,他们都是有求必应,热心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我真切地感受到,虽然我们远离父母家庭,但在学校我们又找到了更多温暖的家的感觉。我感激他们,不仅仅是因为那可口的饭菜、飘香的奶茶,而更感激的是由于他们的培养和关心,今天我才会有事业上的成功。正是因为他们的培养,才造就了我今天能够具有集思广益、勤勉努力的素质,与人为善和具有合作精神的品质。大学四年的时光永远难忘,那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着实令人陶醉。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通过大学生活获取了专业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世,懂得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应该具有的责任。

1983年毕业后,学校给了我留校任教的机会。留校后,我在饲养教研室任助教,主要讲授饲料分析课。除了理论讲授外,该课程还包括为期两周的实验技能操作的集中训练。我能够有幸承担这样的任务,对我之后专业技能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我意识到无论世界任何从事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大学,这门课都是重中之重。这门课涵盖了Weende分析体系概略养分分析的所有内容,使我能够给学生们传授养分分析的基本原则、训练良好的操作技能及如何正确地使用仪器等实用技术。在做分析时,所有老师和实验员都非常认真,从而保证实验操作不出偏差及分析数据的高度准确。事实证明这门课是营养学最为基本和至关重要的训练课程,我从中获益匪浅,我相信我的同学和学生也都有同感,当然我也希望这门课程的优势一如既往地保持下去。之所以回忆此事,是因为据我25年来在营养学研究中的所见所闻,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现在已经很难看到这么系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训课程。这也是为什么我念念不忘我在母校所获得的这方面的训练。1990年6月,我在阿德莱德获得了澳大利亚动物生产协会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当我被问到获得这个奖应该归功于什么时,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到我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所得到的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为我铺就了通往深奥的、复杂的科学研究之路。因此,我在科研生涯中至今所有的成功都归功于此。

饲养教研室的难忘经历是我在母校一个至关重要的篇章。在那个年代,经商在高等学府还是很罕见的事。但是,饲养教研室的老师们却富有远见卓识,并具有强烈的商业意识。远在80年代初,他们就致力于新技术的商业化,并为校外学员举办短期培训班,这样教研室就获得了比较可观的经济收益。虽然收入不错,教研室并没有将这些收入用于无谓的消费上,而是很有瞻性家每人都购买了收录机、订阅了很多报纸,包括当时国内唯一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当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掌握一门外语就等于是给你了解世界开启了走出去的一扇门。因此,业余时间我非常投入地学习英语。有了教研室给配备的收录机和订阅的中国日报,对我学英语来说真是如鱼得水,并且因此所获让我受益一生。当时作为一个助教,每月只有56元微薄的收入,像收录机这样的物件对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那时,有空我就听灵格风英语,读中国日报,使我的英文水平不断提高,也为我后来出国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除了学习英语外,在饲养教研室老师们的指导下我认识到科学研究结合实际应用是我将来从事科研的重要方向。事实上,这条原则一直贯穿于我的整个研究生涯中,我于2004年获得澳大利亚家禽奖、2005年获得奥特奇全球卓越奖即是例证。这两项奖都是对为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而作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褒奖。

总而言之,我个人能够在动物营养的研究领域有所成功,这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对我所进行的基本训练。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对内蒙古经济和社会发展举足轻重的一所大学,也是对未来中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的一所大学。我深为自己毕业于该校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在此,我衷心祝愿母校60周年校庆圆满成功


孛儿只斤·明根朝


孛儿只斤·明根朝图,男蒙古族1960年1月出生内蒙古赤峰市人单胃动物营养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9月1983年7月在原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系学习,1983年7月1987年1月在原内蒙古农牧学院任教,现为澳大利亚英格兰大学动物科学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