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断想 杨志彪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0日 16:20

这篇文章是2000年6月研究生毕业前夕写的,现在看来,文笔略显稚嫩,但那份感情是真的,现在读来仍不免为之动容……


                                                                                                         ——题记


时光飞逝,在内蒙古农业大学8年的学习生活,将成为历史载入我的人生史册。8年的青春岁月,人生五味,喜怒哀乐,一应俱全。有过灯下的苦读,赛场上的英姿,花前月下的浪漫也有过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有过哥们儿之间的豪言壮语,亦有过朋友间的面红耳赤……

毕业在即,往事如烟。灯下独处一隅,打开记忆的心扉,随意采撷几朵已逝岁月中曾经绽放的花朵,虽不雍容华贵但毕竟也是一个普通耕耘者用汗水换来的一点聊以慰藉的收获……

最觉得满意的事是我上大学伊始,就认准了一个理儿——学好每一门专业课。后来证明,我的这一指导方针是正确的,在5年的大学本科生活里,我连续8次获得一等专业奖学金,3次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尤其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体现得最明显。我在中学阶段并没有接触过任何外语,到了大学就选了日语。原因很简单,就是听师兄师姐们说,对于蒙古族来说,日语更容易一点儿。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开始了我的日语学习。可不学不知道,学吓一跳,日语也不是省油的灯。什么语呀,拟态词呀。

否定式呀,我都纠缠不清。一、二年级有老师,还没好好学。到了三年级以后就没有老师指导了,我的日语就停在了初级水平。到了三年级下半学期,我已决定考研了,可日语这个样子怎么能行呢于是暑假不回家,寒假不回家,玩命地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年又更上一层,过了国家四级。当时我很激动毕竟5年的工夫没有白费,我欢呼我雀跃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可是静下心来环顾四周许多人日语都过了国际一级,正在积极学习英语许多人英语都过了GRE、EPT、托福,却仍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比起他们自己的成绩不是太渺小太渺小了吗真是胸无大志鼠目寸光惭愧,惭愧不过,我天生就容易满足,又有什么办法呢因此每天也就优哉游哉了。

我属于那种不太聪明的人,在农大8年来的学习实践告诉我只要去做,哪怕一点一滴就会有一点一滴的收获,我相信天道酬勤

最令我欣慰的是交了许多朋友——凭我的实凭我的,凭我的热心,凭我的开朗,凭我一颗善良的心。他们之中有老师、学生,更多的是长辈。我从一个不满20的毛头小伙到现在即将而立,缺了朋友怎么能行呢他们催我自新,给我自信,谈人生、谈理想、谈学习、谈爱情,我都受益匪浅,有时真是佩服之至,几乎要顶礼膜拜了。在8年的最关键的几件事上,他们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考研,是我的老师指点迷津,没有他们我现在不知还在何处游荡;去哈尔滨做课题,我的同学、同事更是鼎力相助,没有他们,我无法去哈尔滨,无法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找工作,更是得到校友、师姐的直接信息,没有他们我怎么会找到适合我的位置呢在我伤心之至,梦中的她离我远去的时候,正是他们给了我勇气和自信。我该怎样感谢他们呢情义无价,心灵只有用心灵去对话真情唯有用真情去回报。

最难忘的一次经历发生在1998年春节,由于李培锋老师课题赶进度的需要,我寒假没回家,李老师做课题。实验室的工作是很累人的,早上6点起床,边做饭边做实验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中午不休息,干了一整天,晚上还要忙到11点,就住在实验室。因为吃住都在实验室,有时好几天都不出屋,也就见不到太阳了。我曾开玩笑地对李老师说,我现在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要知道我已经一年多没回家了,这次春节又不能回家。如果总这样忙也就好了,顾不上想家。最要命的是春节那几天李老师给大伙放了6天假,他们都是老师回家过年去了。只剩下我老哥儿一个了,一下子闲起来,平日想家的情绪都涌了上来令我招架不住。我就想着法儿的不想家,买了红纸,写了春联,营造出一些欢乐的气氛。我至今记得那两副对联。一副是


与清风同饮美酒,

对明月共风流。

横批乐在其中


这一副贴在微生物,够浪漫吧。另一副是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五尺男儿笑对人生。

横批我爱我家


这一副贴在实验室门口,形象而贴切,且颇有自嘲风格——我身高1.60米,也就5尺吧。这样一来,似乎少了一些想家的念头,也能自得其乐了。但好景不长,临近年三十看见这红红的对联,就越是不由得想家里也贴了春联吗反而更激起了我想家之情。

大年三十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晚上在李老师家吃了饺子,看了春节晚会,12点起身回实验室,继续看电视。想起父母,想起姐姐、弟弟、妹妹,他们或许正围坐在炕上,可我却孤身一人独在异乡,想家的情绪浓浓地裹住了我,我还是摘录一篇当时写的日记吧。


大年三十 元月廿七日

不,准确地说,已经是正月初一凌晨三点了。

我没有睡意,电视机开着,可我不知在演些什么。

不知不觉中,我走到外面,万家灯火,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举目苍穹,星星伴我同行。远处还能听到零星的爆竹声,新的一年到来了。地上仍有厚厚的积雪,我走进了楼前的松林,不自觉地面向东北方向——我家乡的方向,慢慢地跪下了爸、妈,儿子不能回家与你们团聚原谅儿子的不孝吧儿子在远方给你们磕头了……我的双眼模糊了,分不清是泪水还是冰水,爸、妈,祝您们永远安康快乐


正月初二真的好激动,收到了妹妹的来信哥,爸妈都很好叫你不要惦记。知道你忙,要你多注意身体。只是你没回家过年,总要听呼和浩特的天气预报,整天听你1995年在内蒙古电台录制的那期‘塞外田野’的磁带。我爸,你老惦记着哥吗爸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我只感到眼前的一切变得越来越模糊,多少天想家的情绪竟一发而不可收拾……


爆竹声声迎新春,

独在异乡思亲人,

空守岁末到凌晨。

正月初二来乡音,

远方学子泪沾襟,

最为动人是情亲


第二年暑假去了哈尔滨又没回家,直至春节。此时我已两年没见到父母了,母亲明显苍老了许多。妹妹跟我说去年春节你没回家,急得妈妈想儿子想得耳朵听不清了,眼睛也看不清了,幸亏治得及时,吃了一个月的中药后痊愈了。

我无言,是我的过错,是我的自私,是我的不孝啊

让我永远记住这次特殊的经历吧。它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何为人间大爱

最幸运的是被派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做毕业论文当然也是在同学和老师的热心帮助下才得以成行。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学习先进的实验技术和理论,协助科研,完成毕业论文。

1998年12月18日上午7点,我到达冰城,9点到实验室,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哈尔滨生活。刚入实验室的时候,由于以前并没有接触过分子生物学的东西,就连听同事们讨论问题都好像是在听天书,更不用说那些难懂的实验技术和理论了。好在同事们都很热心,再加上我同学的帮助,我很快进入了角色,也适应了紧张的工作上午8点上班,12点下班,下午1点上班,5点下班,晚上每每要加班到10点。在哈尔滨的400多天里,除了春节回了一次家以外,没有节假日,没有暑假,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实验。苦吃了不少,困难也克服了不少,老天爷还是很公平的,也有了些许收获,文章发了,成果得了,更重要的是重点实验室决定留我。我记得当时何金明同学在给我的信中写道你抓住了一次机会。我也有同感,不禁又沾沾自喜,觉得生活处处都充满阳光。

有人说我幸运,我说我总能遇到好人。

很庆幸在我人生的旅途上,竟然有这么多值得回忆的往事。无论是高兴的,痛苦的满意的,遗憾的……我都不会忘记。因为所有这些平凡琐事,都是我亲身经历,每每想起,都能给我以启迪,给我以力量。

人生的旅途又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明天我就不再是学生了,3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了,20多年的求学生涯也将告一段落了,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想说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远方飘来一段歌声,深沉而悠远黎明已带我上路,我不能停下脚步,善良的人在为我祝福。黄昏已落下帷幕,其实我并不孤独,再多的苦我愿意付出。我在风雨中追逐寻找那前面的路……


杨志彪


杨志彪,男蒙古族,1973年12月出生,内蒙古宁城县人,副研究员。1992年9月1997年7月在原内蒙古农学院动医系学习,1997年9月2000年7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攻读预防兽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