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书简》是为我校60华诞的献礼之作,主要收录校友回忆在校期间的生活点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趣闻轶事,抒发对母校的真情感怀,以咏志农大60年历程中的风物情貌,传承60年农大文化精神底蕴。怎样把握这一主线,简言之,就是用文字记录、用情感展现农大这块“沃土”的悉心呵护和精心培养。无论年岁多老的校友、无论成就多大的校友、无论职位多高的校友,如果没有农大培养的“根基”,人生是否又是另外一种轨迹?但是,人生没有重来,与农大的渊源势必客观地影响个人的发展。就好比,农大像是一个“温馨的家”,更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60年来哺育的孩子早已长大成人、遍布各地。现在,远方的孩子们纷纷回到“家”的怀抱,为这位伟大的“母亲”过一个盛大隆重的六十大寿。大家与“家”里的小孩子们促膝而坐,共同分享曾经那段美好的生活回忆,真心勉励小辈们珍惜现在、感恩母亲。由此,对农大千丝万缕的情感表达也正是《校园书简》成书的初衷。在与众多校友就《校园书简》之具体事宜进行的沟通交流,恐怕是带给我最真切的感动。借此机会,把自己在《校园书简》文稿征集中感触颇深的点滴记录下来,也算为该书结集尽点绵薄之力。
樊国华老师,1966届老校友,也是第一位投稿的校友。对樊老师的印象深刻,并不仅仅在于他的“第一位”,而是日后与他的数次见面。看过樊老师的文稿后,自己从一个编辑的角度上已经认为稿子举例典型、情感真诚,是符合文集主旨的。樊老师在邮寄稿子不久后突有一天亲自来到办公室询问稿子是否收到,能否刊用。在和樊老师简单交流后,他提出再将稿子打印出一份以便自己修改之用。之后过了几天,樊老师又出现在我办公室,拿着我给他打印的原稿作了几处改动,并表示这回改完他就放心定稿了。我考虑到樊老师年事已高,就给他留了办公电话,并叮嘱他如若再有修改与我电话联系即可。又过了几日,我接到了樊老师的电话,对文稿作了两处微小的改动。不多几天,我再次接到樊老师的电话又作了一处小改动。此时的我已经感叹:还是老同志的责任心强啊,我们年轻人身上就是缺少这股子认真劲儿!一天下午,我刚进楼道就看见樊老师在办公室门口等我,主要意思是再核实一下前两次的改动。此事过了之后,樊老师也没有再打过电话,依旧是突然出现在办公室指导我修改几处个别字词。每次我总是再忙也要放下手中的事情帮他校稿。看到他欣慰地离去,我总是感慨颇多,却无以言表。其实每次他的改动,无非是将“提了鱼”改成“提着鱼”,“足有七八斤”改成“每条足有七八斤”之类的。在我看来,电话里就可以说清楚的问题,何必费力跑一趟又一趟?再之后,樊老师还是来过几次,先后送来他手写的一份记叙文和一首诗歌。同时,他还给我看了一篇自己起草的讲话稿,询问我能否在校庆庆典大会上让他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在我对樊老师数次登门的不解之后恍然大悟,这就是对母校眷恋之情的无言表达,就是农大教师精益求精的真实印证。
还有更多的校友是对文稿热切关注。关亚农老师,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他在电话中告诉我文稿已经成稿,只因行动不便,能否派人将文稿取走。我随即安排学生马上取回了文稿。正当学生跨入办公室的一刹那,关老师的电话又打了进来,询问稿子是否收到。而我看到的是学生的满头大汗。后来,关老师多次电话于我关心稿子的修改事宜,并一再过问稿子是否已被征集、文集进展如何。高级畜牧师、1962级畜牧专业校友温志良先生也不下3次亲临办公室询问文稿情况,电话询问次数更是多得我都记不清了。他还毛遂自荐要做文稿的修改专家,特别是详细聊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成就与文采,令我们十分惊喜。
1958年支边来校任教的王丽雪老师,撰写了一篇关于果树教研室发展历史的文稿。第一次到办公室未与我碰面,将文稿的电子版拷贝到宣传部的电脑里。第二次来到办公室,自己拿着纸质版与我收到的他人转交的电子版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才放心。得知我们还需要作者简介以及工作场景照,她随即表示马上取回纸质简介送来。那天正赶上雪天路滑,我十分担心,告诉她可以通过口述,我帮助她整理即可。但她执意要回家取,原因是家里的那份简介十分全面,她即将出国,如果我们需要作者的哪些个人内容,从简介中都可以找到。说着,她边转身匆忙离开办公室,边一再叮嘱我要等她取回来。不到半小时的工夫,王老师已经将简介放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分明看到了冬日里的王老师汗珠涔涔,心中不禁一阵心疼,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又过了几天,王老师带着优盘兴致勃勃地来找我,留下了她的工作场景照,还强调这是专门为文稿配图设计拍摄的。当我看完照片后发现如此的“大头照”实在不合适文集,但看到王老师激动的神情,我默默地接受了。她临走时还高兴地对我说:“这下我就可以放心出国了!”
当我致电在山西老家安享晚年的荀树人老先生时,接电话的是老人的老伴。在我表示要和先生本人沟通文集修改事宜时,老太太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他接电话了。当我听到老人的声音时,心里“咯噔”一下,傻眼了,因为我一句都听不懂。可能是老人欠安抱恙导致语言能力丧失,含糊不清的口齿使我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再加上老人得知是母校同志的来电,更是激动得哽咽。我冷静了一下,耐心地向老人表达了母校校庆的盛邀,以及对文集支持的感谢。我知道,自己做不到听懂老人的话语,但是可以做到让老人感受到母校的关心。最后,以老太太担当“翻译”角色的方式使我和老人进行了间接沟通,结束了这次特殊的对话。电话挂断后,从未有过的莫名情感涌上心头,就在办公室里,我的眼泪簌簌地落了下来……
锡盟西乌旗旗委书记周金桩、锡林浩特市政府副市长张艳臣等校友领导,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王召明、蒙牛前总裁杨文俊、九州大地集团董事长马红刚等校友企业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教授明根朝格图、武陵大学原副校长徐东翔、中国科学院教授杜占池等校友学者,都十分关心学校校庆、关注文集进展。他们分别多次亲自或者让助理与我们联系,进行耐心的沟通、交流、探讨,只为文稿的一次次润色符合文集的需要。此时的他们早已抛下头上闪耀的光环,以企盼“母亲”用温暖的怀抱迎接远方归来的孩子们。
当一篇篇文稿接连而至,我的心情格外兴奋。在文集编撰之初,我们曾向历届校友致函、致电征集文稿,不少校友纷纷来电来函表达关切欢喜之情。每每当我拜读篇篇文稿时,总有泪水情不自禁地滑落。1980年考入内蒙古林学院林业专业的一级战斗英雄胡国桥在文中将受到的各级各项荣誉全部无私地归功于母校的培养,十分感人。他这样写道:“在我的心中,都永远珍藏着在林学院学习生活时温暖、亲切、美好的回忆,母校传承给我勤奋学习、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永远在我的血脉中流淌,这是激励我奋勇前进、战胜困难、攀越高峰的强大力量。”
张先炼老先生讲述了自己1961年8月5日由北京农大支边来到原内蒙古农牧学院的情景。特别讲述了带领全班同学发挥专业优势,起早贪黑,将学院四处“水患”变废为宝的故事。他却说:“尽量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工作吧!也不辜负党的培养,更不能来农牧学院虚度一生。”
在家禽营养科学方面具有卓越贡献、享有社会声誉的明根朝格图《我的科学生涯从此起跑》中,深情回忆了自己在母校老师的帮助下攻下汉语、英语以及学习专业的片段。当他获得1990年澳大利亚动物生产协会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被问到“获得这个奖应该归功于什么”时,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所得到的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为我铺就了通往深奥的、复杂的科学研究之路。因此,我在科研生涯中至今所有的成功都归功于此。”
石慧强,从小双耳重度残疾的有志青年,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大三学生。他撰写的《农大,你是我的肩膀》更是让我久不能寐。通过讲述自己的种种挫折以及母校师生给予的深切关爱,使他有了可以依靠的肩膀。“在我困难的时候,是可爱的同学老师们给了我勇气直面人生的风浪;在我迷茫的时候,是同学和老师们给我指明了方向;在我无助的时候,是农大给了我可以依靠的肩膀。”“我从此也努力地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他们的帮助。当得知,水建院有两名同学因病不得不动手术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把500元钱捐了出去。尽管我知道那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但是我却不后悔,我知道那种被病痛折磨的绝望的感觉,我希望把爱传承,就像别人用一点一点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
带给我感动的,还有我们可亲可敬的专家组崔纯璞和李义禄两位老先生。两位老先生都已年过七旬,本应在家颐养天年,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校园书简》审定工作欣然接受。先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埋头在20余万字文集的逐篇统改、润色文字、统一文风、核实审定的深加工环节中。崔先生其间因身体不适住院几日,心里还不无惦记着文集的审定。他满是遗憾地对前往探望的编辑组人员说,由于自己的原因使文集的进度推后了,待出院后定将加紧修改赶上进度。其实,我们却从家人和医生口中得知,崔先生住院期间也未停止工作,在治疗检查、打点滴的空隙之时他也总是手捧文稿写写画画。果然,出院后不久,崔先生将每一篇细致到段落空格、标点修改的审定文稿如期送回。李先生对文稿的编审同样一丝不苟。看了他的专家评语,犹如已经通读了文稿一般,从字里行间透露着缕缕情思。每篇评语从文稿内容、主题立意、中心思想、表达情怀等方面作了全面而精炼的概括,并对修改意见作了重点说明。在和李先生就编审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交流时,看到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洋溢着对完成重任后的喜悦之情时,我们又何尝不曾看到他躬逢修稿、辛勤笔耕的身影?两位老先生执着奉献、严谨求实、殚精竭虑的精神,不正是60年来农大人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真实写照吗?
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动无法在我的拙笔之下一一展现,但正是作为见证者,使我深切感受到点滴轶事中的母校情愫,更使我从硬性地完成工作任务转变为激励工作的自觉行动。从开始的文稿征集,到后来的文稿整理、录入、编辑、排版、打印、校对、核实等整个过程,亲历了每一个细节。《校园书简》就像自己“拉扯”大的孩子,充满了感动、纠结、委屈、充实、笃然等各种心境。可以为修改文稿的几处不妥与正在国外进修的老师通过越洋长途激烈讨论,也可以为通读文稿彻夜不眠、默默流泪,还可以为文稿的归类细化撇下年幼的孩子加班加点。不少老校友珍贵的手稿中,经常碰到简化字、繁体字、错别字,对于我这个“80后”的编辑来说,在录入过程中更需要仔细斟酌、反复验证、慎之又慎,生怕一字之差改变原意。特别是在编审过程中,本着尊重原稿的原则,对文中单位、术语、表述等出于尊重历史与时代背景、特定语境的考虑,不便作统一处理,力求保留文稿原状。对于文集内容的清晰呈现和完整理解,无形中也加大了编审难度。编辑组全体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想尽办法克服日常工作、家庭,以及征稿中的一切困难,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校园书简》付梓之际,犹如看到这个“孩子”即将长大成人,所有辛劳全部忘却,欣喜之情涌上心头。欣喜源自文集编竣,源自团结协作,源自享受感动,源自些许期待,我以为,与所有的校友一样,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学校的深厚情谊。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真切的故事又一次浮现在我们眼前?怎么会有那么多并不华丽却让人无法自拔的言语撩拨心弦?怎么会有看似不起眼的零散点滴串联成一种鼓励与鞭策?怎么会有全体编辑人员缜密地思考、用心地投入?这,就是学校给予的力量,给予的成长顿悟和心灵净化的力量,将她的孩子——更是她的希望紧紧相连,把农大人的精神情怀展现得荧光剔透、淋漓尽致……
彭静
彭静,女,满族,1981年6月出生,北京怀柔人,助理研究员。2004年8月来校工作,现任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