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基本情况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设立于1978年,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体系。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迄今为止专业已培养本科毕业生2000余人,广泛就业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全国水利、水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能源、教育等行业部门,近10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保持在80%以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较好胜任本专业领域相关工作。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名,其中专业教师14名,实验室技术人员3名。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占比84.4%。 教授7人,副高级职称4人,高级职称占比64.7%。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3人,导师占比76.5%。,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4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及其滚动计划学术带头人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及其滚动团队学术带头人1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领军人才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
二、专业定位及历史沿革
专业定位: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服务“三农三牧”, 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知识基础、优良的创新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水利、水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能源、教育等行业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生产实践或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历史沿革:本专业建立于1978年, 前身为地下水开发利用专业, 1986年、1994年先后改名为水资源规划利用、水文学及水资源利用专业,1998年正式更名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专业2006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2009年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并连续三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2009、2015、2018),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
专业服务于寒旱区“生态优先、绿色协调”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国家科学需求,紧跟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开发与合理修复的新理论新技术,顺应新时代水利高等教育趋势不断建设与发展。专业所依托的学科是水利工程,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自治区唯一),设立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文学及水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
专业拥有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寒旱区水文科学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河湖湿地修复技术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黄河流域内蒙段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内蒙古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科尔沁荒漠化地区生态水文试验基地、锡林河流域草原生态水文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试验基地与寒旱区河湖湿地水环境与水生态试验基地等4个本科实践基地。拥有支撑测量、地质、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水环境课程等多个本科5个稳定实习基地。拥有水文实验室、水文地质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超净实验室、同位素实验室等9个专业教育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1194.22 m2。
四、专业建设思路及举措
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OBE理念,全面建设成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服务寒旱区“生态优先、绿色协调”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国家科学需求,紧跟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开发与合理修复的新理论新技术,顺应新时代水利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持续提升专业影响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1.塑造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
基于地区特点、民族特色、专业特长与时代特征,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基于OBE理念,梳理专业培养要求,进行指标分解;优化课程结构,制定以学生能力达成度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指标及体系,完善新工科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通识+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培养模式。
2.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打造“金课”群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融合,建立综合性问题导向学科交叉的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新型课程群,开发线上线下精品课与示范课,引进精品网络视频公开课及慕课等优质资源,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群,构建水利专业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和学科思政体系。
3.突出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推进企业专家进校园,青年教师进企业,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系统整合实验资源,搭建水利类集约开放共享高效的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与企业共建高水平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创新校内实验、第二课堂、国内外实践、创新创业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构建及完善全方位全过程目标-师资-资源-管理-国际五协同育人机制并打造示范基地。
4.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拓展研修渠道,加强职业生涯指导,增强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团队的综合水平。
5.完善质量监控-监督-评估-反馈与保障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构建教学、课程质量标准与效果的评价体系,加大评学、评教与督导监督力度,形成动态监测、实时监控、有效监督、定期评估、信息反馈于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创建良性的持续改进质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