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6日 16:59

一、专业基本情况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建于1988年,于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制为4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是自治区开办最早、影响力最大的食品类专业。

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4人,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为100%,博士学位比例为91.4%。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省部级以上教学名师5人,教坛新秀1人,草原英才11人。近三年来,专业教师承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自治区级20项、校级15项;获批自治区级一流课程4门,校级一流课程10门;立项省部级规划教材5部,出版社规划教材13部;同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3项,累计发表论文32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0篇。

专业拥有约4000平方米教学实验室及校内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仪器设备近3000万元,拥有1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国家级共建平台。此外,还与伊利集团、蒙牛集团等区内外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处,其中“一区两基地”建设项目2处。

现有在校本科生746名,占学院在校本科生45%,培养复合应用型和拔尖创新型两种类型人才。通过三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农畜产品加工特别是乳、肉及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方面,累计培养3500余名专业人才,其中许多人成为国内大型食品企业的骨干人才。

二、专业定位及历史沿革

专业定位:立足于内蒙古农畜产品、微生物资源优势和传统民族食品加工技术,依托学科优势,服务于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国际视野和职业发展能力,可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产品销售、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历史沿革:本专业创建于1988年,于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5年获得自治区“品牌专业”,2015年获得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其依托学科2016年入选自治区首批“一流学科”建设序列, 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级。2019年本专业入选“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

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具有完善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近三年考研升学率年均近30%,是我区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突出的学科反哺教学优势:专业所依托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17位,处于中上水平;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33项,到账经费1.28亿元,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现有1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7个省部级创新团队,全部对本科生开放,结合自治区乳、肉等特色资源优势,以教师创新性研究引领和带动学生主动思考,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强大的实践创新平台:成立了自治区第一个产学研院企合作董事会,与67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和专业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为专业实践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开设专业综合工程实训、专业创新性综合实验训练等课程,并聘请企业导师指导,近三年在“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等创新创业赛事中屡获佳绩,获得自治区及以上奖励31项。

四、专业建设思路及举措

专业建设思路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 “新工科”建设为引领,强化“课程思政”,坚持“OBE”教育理念,突出专业特色与优势,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四有”教师队伍,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强化科研反哺本科教学,提升教师生产实践能力,与企业合作,以“产学研”为导向,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3.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提升课程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运用校内外资源,建设完善实践教学平台,探索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5.建立健全质量保障机制。构建多方参与的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定期评价,并有持续改进的相关机制,推进专业持续发展。

具体举措

1.制定课程思政实施细则,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2.强化师德监督,选派青年教师深入企业锻炼,严格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双师双能”型、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建设。

3.力争培育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5~8门。培育国家级名师1名,区级教坛新秀2~3名。

4.借助“产学研院企合作董事会”的平台优势,建立校外导师资源库,将产教融合落实在课程里;构建“意识培养-项目申报-专业指导-竞赛打磨-典型示范”五位一体的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体系。

5.建立以学校为指导、学院为主体、教研室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督导组评教、教研室(课程组)评教和学生评教相结合的评教体系,全面监控各个教学环节,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