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1999年由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时为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设畜牧和兽医两个专业。在畜牧专业的基础上,逐渐开出了植物学、土壤学和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等课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是在1958年土壤农化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国家双一流第二梯队建设学科、内蒙古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栗钙土土壤剖面观察虚拟仿真实验、内蒙古自治区土壤与植物营养实验教学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农业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培育)等实践教学平台,学科培育了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创新人才团队(“草原英才”工程)。目前,学科所在的二级学科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农业资源应用化学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正高级9人,副高级9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3人,10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在校本科生486人,硕士研究生 120人,博士研究生 26人,留学生 4人。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建立与发展
1952年,正式创建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当时在畜牧专业的基础上,逐渐开出了植物学、土壤学和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等课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在1958年土壤农化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由北京农业大学支边的教师陈诚明、李绍良、乌力更等老先生一起建立专业。
1958年土壤农化专业开始招生,连续招生4年本科专业后停止招生。1981年,土壤农化专业特别招收一届“专科”学生,专门为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招收农业系统土壤普查专职人员而设立。之后一直停招,直到1990年恢复招生,连续招收3届专科学生,1993年开始恢复土壤农化本科学生招生。中间1995年招收了一届农业环境保护专业,从1997年开始专业名称正式改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使专业名称更科学规范,自此开始连续招收本科生,2012年开始招收蒙语授课本科生,开创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用蒙古族语言教学的历史。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9年被自治区确定为品牌专业,土壤学课程2009年被自治区确定为精品课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不断壮大
1986年土壤学二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植物营养学二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土壤学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自设二级学科农业资源应用化学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土壤学二级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植物营养学二级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土壤学二级学科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3年农业资源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现状与发展前景
学科已形成草原、荒漠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干旱区土水环境与作物生长、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农业环境化学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率先在草原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了在全球变化对土壤动物和凋落物影响,填补了研究空白;在半干旱与高纬度地带农作物高产施肥理论与技术,基于光谱的作物氮素营养诊断与管理技术;节约型农业水肥一体化理论与技术,碱土改良技术集成;森林土壤与森林生态的碳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我国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体系;并揭示了森林生态系统POPs的分布特征等方面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根据国际研究前沿设立了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方向。近年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不断培育壮大青年科技人才,为学科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建立学科-研究平台-研究小组三级管理模式,统筹布局突出学科的引导作用,凝练研究方向,发挥研究平台的支撑作用,推动交叉创新,利用研究小组的创造力,促进良性竞争,力争在区域特色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